第九十章 激励.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十章 激励

第九章 激励 第一节 激励的概念和模式 一、激励的概念 所谓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动机得到满足,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发挥个人潜能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根据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 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欲望,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当人有某种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这种紧张和不安就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个体产生行动的冲动,这即是心理学上的动机。人有了动机后就会产生具体的行为。需要被满足后,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解除,这时人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循环往复,使人不断向新的目标前进,由此构成了人的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激励的过程:需要、动机、行为、绩效 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来自需要。 但是这句话不能反过来理解: 有某种需要,就有某种动机,有某种动机就有某种行为。 事实上有某种需要不一定就会产生某种动机,有某种动机不一定就会引发某种行动。 还需要考虑外部诱导与刺激。 第二节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围绕如何满足需要进行研究,又称为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行为目标的选择,是实质是对动机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人的行为结构的反馈对下一次行为动机的影响。 1.需要层次论:最著名的激励理论是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假设每个人有五个需要的层次 生理需要:衣食住行等。 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感情的伤害。 社会需要:友谊、爱情和归属等。 尊重需要:自尊、荣誉、地位等。 自我实现需要:成就感。 马斯洛把这五种需要分为高低两级:较低级的需要是生理和安全需要。较高级的需要是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高级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低级需要是从外部使人得到满足。按照马斯洛的这一理论,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几乎所有员工的低级需要都得到了满足。 在管理中的应用:该理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得到了实践中管理者的普遍认可。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清楚员工的需要层次,根据不同的需要层次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 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清楚激励的对象,针对不同激励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激励措施。 2.激励-保健理论(双因素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这一理论的研究重点是组织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任务的成功与失败。为此,在上世纪的50年代后期,他在皮兹堡地区的11个工商机构中,向2000多名白领工作者进行了调查。 福雷德里克.赫兹伯格 (Fredrick Herzberg,1923-2000) 美国行为科学家 生日 1923/18/4 赫兹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是那些和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工作条件等。处理不好会引发不满情绪。 激励因素和工作内容有关。 这两类因素与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Herzberg激励-保健理论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意义: 把传统的满意——不满意(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观点进行了拆解: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 对企业管理的基本启示: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和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有区别的,因此,管理者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消除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只能带来平和,这些因素只能安抚员工,而不能激励员工,它们得到充分改善时,人们就没有不满意感了,但也不会感到满意。 满意—不满意观点的对比 3.期望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V ? 弗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并形成的。期望理论认为,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的结果,且这种结果对个人具有吸引力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根据这一理论,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依赖于对下列三种联系的判断: (1)努力—绩效的联系。 (2)绩效—奖赏的联系。 (3)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 简化的期望理论模型 更详细地说,弗鲁姆认为,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的程度(激励力)是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 式中 M 表示激励力,指一个人受到激励的强度; V表示效价,指一个人对这项工作及其结果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价值的评价;E表示期望值,是人们对工作目标实现概率的估计。 期望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管理人员的责任是帮助员工满足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