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社会心理条件.docVIP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社会心理条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社会心理条件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社会心理条件   摘 要: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情感、意向的表达,它是由社会当时的环境所决定的,结合对特定环境的了解和认识是可以认识到当时社会可以实现这一问题的心理条件,本文将以此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的条件进行浅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心理;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254-02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社会心理存在于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思想、要求、愿望、习惯、感情、意志活动等等。因此,任何社会现象或社会过程的发生与发展都有社会心理方面的作用。” 社会心理的产生与社会成员的需求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个体成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动摇对实现目的的自信心,进而动摇心理结构的稳定状态。尤其是心理承受压力不能承受的情况下,人们无法自我调节来恢复稳定状态时,就会产生认知、情感、行为等多种方面的失衡。这样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不深刻的尚未理性升华而处于混沌状态中的社会意识,它非常敏感的反映了社会结构系统中的诸要素,并且会对细小的波动产生自发、迅速地反应,从而深刻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人们谈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原因时,经常涉及到相关的政治条件、经济状况等,而很少有提到中国化能够得以实现的社会心理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缺失。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浅析,以求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一、出于富国强兵的心理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面临着国家遭屈辱、人民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国人对此深恶痛绝,这激起了中华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情感,仁人志士则以满腔热血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中国社会不仅在政治层面上进入巨大的转变时期,在思想上也开始了激烈的碰撞与摩擦。人们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欲“师夷长技以制夷”,也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以改革为新,欲富国强兵、抵御外辱。其背后隐藏的是富国强兵的心理。 为了救亡图存,龚自珍、魏源他们都主张通过社会改革以富国强兵,而统治集团内部的曾国藩、李鸿章也认识到富国强兵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的太平天国也注意到了向西方学习以自强等等。而所有这些自强的措施又都以富国为前提,主张发展经济。在这些救亡图存的方案中,一浪高过一浪,新旧思潮交替频繁,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可以真正能够救国于苦难之际、救民于苦难的良策。经过长期艰难而曲折的探索又经历资产阶级的革命进入近代,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更加开阔,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所送来的马克思主义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马克思提倡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权利而斗争,倡导打破枷锁,获得独立和自由。这正迎合了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提供了思想武器。自此开始,在中国共产的带领下,广大无产阶级和穷苦百姓坚定马克思主义道路,为中国的独立富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由此可知,中国近代以来国人饱受压迫和欺辱,在夹缝中求生存,有着共同的民族认知,他们对于国家摆脱落后状态的愿望十分强烈,这对于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以至于后来的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二、出于对旧统治秩序的失望心理 封建统治阶级在统治瓦解前,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与改革,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制定《钦定宪法大纲》、《重大信条十九条》等活动。这些看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和政策,仍然是为了维护旧的封建统治秩序,而不是给广大人民更多的权利、更大的生存空间,也不是给中国的富强之路添砖加瓦。他们的目的路人皆知,所有这些改革都未能触及到统治阶级的深层,不能解救中国及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 紧接其后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未能将中国带上富强之路。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的胜利果实由于自身的软弱而被窃取,遭到了惨痛的失败,又一次将人民利益得以实现的机会放掉,北洋政府则纷争割据、丧权辱国,给中国及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无法将中国人民解救于水火之中。随后的蒋介石政府推行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策,使广大穷苦百姓生活更加是雪上加霜,穷苦百姓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权利。 经过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始终找不到前进的道路使得人民对之失去了信心。而这个时候的中国共产党,给人民带来生的希望。他们打土豪、分田地,打击资产阶级赤裸裸的剥削,维护广大工人阶级的最大权益,他们奋斗的目标不是为了维护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是为了广大的穷苦大众,他们虽然也是信仰的国外的理论和学说,但是他们却是真正的为人民着想的生力军。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