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和粘附分子在白血病髓外浸润中相似性探析.docVIP

痰证和粘附分子在白血病髓外浸润中相似性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痰证和粘附分子在白血病髓外浸润中相似性探析

痰证和粘附分子在白血病髓外浸润中相似性探析   【中图分类号】R5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07-02 痰证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它既是多种疾病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而粘附分子理论为现代分子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粘附分子在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肿瘤细胞细胞浸润和转移是威胁肿瘤病人生命的主要因素。现已证实白血病髓外浸润与其细胞粘附因子的表达改变有密切关系。随着中医对治疗白血病髓外浸润研究的深入,发现痰证与细胞粘附因子性质颇多类似。笔者拟从白血病髓外浸润中细胞粘附因子与痰证的相互联系,探讨痰证与细胞粘附因子在白血病髓外浸润中的相关性。 1 中医学关于痰对白血病髓外浸润的认识 白血病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髓外浸润属于肿瘤转移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上白血病髓外浸润最常见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现代中医根据白血病的临床特征称之为髓毒,即外界邪毒之气在人体正气亏虚之时乘虚而入,直中于骨髓而发为髓毒,根据中医脏腑理论,因肾主骨生髓,肾主生殖,故白血病髓外浸润最常见于脑和生殖器官。 痰毒流注的病机学说认为,白血病及化疗后正气亏虚,痰湿内生,善于流窜的痰湿与残留之余毒互结,痰毒流注经络、脏腑,阻滞气血,络损血淤而致转移,即所谓“痰随气升,痰随气降”。邪毒流注于五脏六腑之络脉传舍于机体某一局部则成为新的病灶,即形成髓外浸润。故《杂病源流犀烛》谓:“痰之为物,流动不测……上致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痰毒流注于不同脏器可发为肝积、肺积,流注于经络而为瘰疬,这和髓外浸润时时痰癖邪毒随气血流动而形成的继发病变之情况相符合。 2 痰证与粘附分子相关性 痰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痰指咳嗽咯出的痰液,广义的痰还包括无形之痰(内痰)。痰的形成是由于体内水湿不化,津液不布,郁滞不通,凝滞而成;或由于邪热烁津,凝结成痰。它作为一种致病因子,具有易行性(痰随气血无处不到)、易聚性(粘滞易阻塞成块)等病理特点。 中医学中早已有:“痰生百病”、“怪病责之于痰”、“百病兼痰”及“无一病不关乎痰”等论述。痰可以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导致气血凝滞,当病情演变到一定的程度则形成积聚肿块。故在白血病的形成、演变中,应充分重视“痰证”这一病理机制。从痰论治为白血病临证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细胞粘附因子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作用广泛,具粘滞性、易行性、导致血液粘稠性增大等特点。无形之痰具有隐匿性、多因性、阻遏性,症状的广泛性、怪异性均与细胞粘附因子致使肿瘤转移发病机理极为相似。中医认为,痰为肿瘤的发病病理基础。基础研究发现,化痰药物可以影响白血病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预防白血病髓外浸润。 白血病的发生与痰邪为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丹溪心法》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载:“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皆有。”均反映了痰邪为病多变性、多发性的特点。痰浊为邪,其性阴柔,不易速去,一旦与它邪交织为病,其病势缠绵,类似于白血病变化的顽固性。 肿瘤细胞在转移的过程中特有的途径,细胞粘附因子在细胞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可通过帮助肿瘤分子逃逸机体免疫机制,促进肿瘤细胞间较弱的同质粘附从而促进肿瘤微栓的形成。中医学则一早明确提出:肿瘤发生转移是在正气亏虚的基础上形成的,《灵枢》曰:“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痰湿与残留之余毒互结,痰毒流注经络、脏腑,阻滞气血,络损血疲而致转移,使癌毒流注于五脏六腑之络脉,传舍于机体某一局部则成为新的病灶,即形成髓外浸润。 3 粘附分子与白血病髓外浸润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是指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以配体受体相对应的形式发挥作用,导致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或细胞-基质-细胞之间的粘附。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与活化、细胞的伸展和移动、细胞的生长及分化、肿瘤转移、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白血病原始细胞表达不同的粘附分子,粘附分子在白血病原始细胞同骨髓微环境细胞成分和基质成分相互作用中行使功能,在白血病髓外侵润中发生作用。 3.1 整合素家族: 非活性整合素可以介导细胞粘附内皮,活性整合素可使细胞产生稳定的、紧密的粘附功能。因此在由整合素介导的细胞粘附作用中,整合素的活化是关键环节。Tanaka等[1]认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晚期表现为明显的组织浸润,可能与其产生活性形式的整合素LFA-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有关。并由此活化整合素功能,产生自发性的穿膜行为[1]。Chen等[2]报道伴有胃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