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谈戏曲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戏曲”一词,早见于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8226;院本名目》:“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浑、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此处“戏曲”专指宋杂剧。当时及以后很长一个时期,戏曲的称谓诸多,如杂剧、院本、南戏、戏文、剧曲、传奇等等。至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戏剧考源》中,作出如下定义:“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将“戏曲”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所有地方戏的通称。为人们所共识,沿用至今。
世界上有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悲剧、喜剧,二是古印度梵剧,三是中国戏曲。中国戏曲成熟较晚,却是世界上唯一存活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的古老戏剧,表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闪耀着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巨大光芒,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在世界艺术宝库里,均占有独特的地位。
戏曲的基本特征
王国维所说戏曲定义中的“故事”,在中国传统语言里,是一个多义词,最简单的含义,“故事”即旧事。“歌舞演故事”的故事则是指戏曲作品的内容,即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包括事件、人物、情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也是中国老百姓约定俗成的普遍观念。
戏曲故事,一般要选取生活中富有戏剧性的事件,通过戏剧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完成对剧中人物的塑造,演绎人间的悲欢离合。戏曲故事,已不是原生态的事件,而是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和审美创造。
戏曲故事,作为戏曲的内容,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通俗性
戏曲故事,大体可概括为五大类:民间传说故事,古代侠义故事,民族英雄故事,宗教神话故事,现实生活故事。当然,彼此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时是互相交汇的。前四类故事,在进入戏曲之前,大多已通过通俗传奇小说、变文俗讲及其嬗变的说书,诸宫调、宝卷、鼓词、弹词等各种说唱艺术,在民间广泛流传。可以说,戏曲文学就是从说唱文学作品直接移植过来而形成最初的剧本的。宋代诗人陆游写道:“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南戏剧本《赵贞女与蔡二郎》和后来高明的《琵琶??》,是与说唱《蔡中郎》一脉相承的。梁山泊与祝英台的故事,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孟姜女的故事,花木兰的故事,薛仁贵的故事,三国的故事,水浒的故事,杨家将的故事,包公的故事,岳飞的故事,孙悟空的故事,八仙故事,目连故事等等,无一不是在民间早已流传,几乎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就是戏曲史上最光辉的名剧,虽是文人创作,也多是本于流传的通俗故事演绎而来的。关汉卿的《窦娥冤》借用了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故事;王实甫的《西厢记》问世之前,有唐传奇《莺莺传》和转踏、鼓子词的演唱故事与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取材于明话本小说《杜丽娘暮色还魂》;洪?N的《长生殿》所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也早在诗歌、小说、传记,杂剧、传奇中流传。
戏曲故事的通俗性,使戏曲艺术深深扎根于民间,为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2、传奇性
尚奇,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早在先秦时代,庄子在《知北游篇》中就提出了“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把“神奇”与“臭腐”作为美丑的对立。后人以此为尚:哲人以文墨验奇,诗人以奇趣论境,文人以“传奇”名“小说”,画家“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世之述者,锐志于奇”。这种民族文化的尚奇精神,给戏曲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以深刻的影响。元明时,也象唐代称小说为“传奇”一样,称戏曲为“传奇”。明清戏曲家李渔更有“非奇不传”之说。戏曲作家不管是知名的不知名的,都热衷于写奇人奇事,即使是写一般人,也要虚构出奇特浪漫的情节。《窦娥冤》之六月降雪、血上白练,《牡丹亭》之因情而死,又因情复生,《白蛇传》之人蛇奇缘、水漫金山,梁祝之双双化蝶,孟姜女之哭倒长城等等,无不是奇特神妙之至。戏曲故事的传奇性能充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这也是戏曲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重要因素。
戏曲的传奇性,是“奇”与“真”的统一。“酌奇而不失其真”。“奇”是建立在生活本质真实的基础之上的。纵目神州大地,在漫长的历史变迁的激烈冲突中,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物啊!戏曲中赞颂的屈原、李白、诸葛亮、关云长、杨家将、岳家军、包公、海瑞、西施、王昭君等等故事的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生活、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真实反映。
传奇性的真,更在于情真。如李渔所说:“幻无情为有情,既出寻常视听之外,又在人情物理之中,奇莫奇如此也。”杜丽娘因情而死,又因情复生的情节,看似荒唐,但因情真,就觉得非常真实。戏曲故事传奇性的极度浪漫的奇思妙想,往往更真实更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3、人民性
中国戏曲,形成于封建社会,传统剧目的故事内容不可避免地打上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既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