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触摸人性的孤1
触摸人性的孤独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读后感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为了摆脱孤独才会走上社会,才会与人交往。这本身就是人生一个永恒的命题。 ——题记
世上最难做的是事,世上最难寻的是人。
世界这么大,身边认识的人,实在太少!这是安妮宝贝在素年锦时里说过的话。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里边的人物,也同样在努力寻找“能够说得上话的人”。物质上的贫乏不要紧,吃差一点、喝稀一点、用旧一点、穿烂一点,但人要活的自在、活的带味!人就怕精神上的空虚,内心中的苦闷,灵魂里的茫然犹如漫漫长夜,才是要了命的折磨人!
能不能成为朋友,能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能不能成为知己,能不能成为心有灵犀的知己!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够说到一起,无论快乐还是忧愁,你会毫不吝啬、迫不及待地拿给他听,和他在一起,好话孬话一辈子也扯不完,哪怕把一件事说成另外的八件事、十件事,只要谈得来劲、吐得畅快、倒得顺溜。有时候为了说一句话,可以跑遍大江南北、不辞艰辛劳累,只要不憋在肚子里,就像小说里讲到的燕京大学毕业的县长小韩说过的:一天不吃饭死不了人,一天不说话就把人憋死了。
小说分为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上下两部分。分别以杨百顺和牛爱国二人的一出一入延津为主要线索,来贯穿这百年的历史。而在这百年历史长河之中,涉及到的人物不下百个,有些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划过,但似乎每个人都在寻找“说的上话”的人。除了杨百顺与养女的“说的上话”最终却又走散了,又不得不去寻找之外。杨百顺的弟弟杨百利与牛国兴也曾经是“说的上话”的朋友,后来却散了;牛爱国与陈奎一,与章楚红,与冯文修,与李克智等等,都曾经是“说的上话”的,却与自己的老婆说不上话。
小说的内容朴实真挚,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哲理性,语言精炼,耐人深思,每一个字句都值得寻味良久,特别是将人的心理活动描述得淋漓尽致。总体揭示了人和人之间的能不能对上话,能不能合得来,这才是人与人能不能深刻交流的致命点的深刻道理。我们之所以感到疲惫不堪,是因为得不到心灵的滋润和理解。而寻找那一个“能够和自己说上话的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一等是个十天半月,还有的甚至是跨了好几代辈分。
书中的杨百顺和牛爱国,既是主人公,又是线索。由他们带出了一系列的小人物。卖豆腐的老杨,铁匠铺的老李,赶大车的老马,剃头的老裴,天主教牧师老詹,卖肉的冯文修,养猪的杜青海,搓背的陈奎一,开馆店的章楚红。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烦恼,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内心孤独,苦闷,压抑。他们从你眼前走过,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过着鸡零狗碎的日子。也没有一件天大的事可以说,他们只是沿着生命的轨迹向前,试图摆脱如影随形的孤独宿命。这些人物身上,有我们父辈影子,有我们身边人的影子,更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小说上半部的主人公杨百顺(后来改名叫吴摩西),下半部的主人公牛爱国都是小人物。杨百顺,为了摆脱孤独,可谓历经坎坷。找着一个能“说着话”的人,不惜离家出走,卖过豆腐,杀过猪,做过竹器,染过布,演过戏,种过菜,舞过龙、卖过馒头。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能说上话的人。后来终于碰到一个能说上话的人,他的养女——不谙世事的巧玲。但也好景不长,不久老婆跟人跑了,养女也被人拐走了。他为了找到养女,走出了延津。生活本该是先苦后甜的,但杨百顺却没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在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的境况还是一塌糊涂,本是带着五岁的继女儿巧玲假装寻找不轨的老婆吴香香,却在混混沌沌中丢失了能跟自己谈心的好女儿巧玲。结果呢?他只有在无尽的悔恨和孤独中渐渐老逝,这是书的上部。下部是写巧玲(改名叫曹青娥了)的儿子牛爱国的。牛爱国的婚姻出了问题,老婆跟人家好上了。牛爱国想找一个人商量商量,帮他拿个主意,分别找了老同学冯文修、战友杜青海、工友陈奎一,结果他们各有各的烦恼,反而生出许多新的烦恼。最后回了母亲的老家延津。
年轻的杨百顺特别崇尚喊丧的罗长礼那一嘹亮嗓门,做梦都想当他的徒弟,但迫于生活的压抑,终是空想一场,为求生,他随了杀猪匠老曾,但又因为师傅娶了个师娘后冷落自己而被迫改了行当,他信了老詹的教,这位从意大利跋山涉水姗姗而来的虔诚传教士,意在拯救千千万万的延津劳苦大众脱离苦海。让人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老詹在晚清王朝受尽折磨,结果是只发展了七八个信徒,但他顽强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到死后却感染了杨百顺。杨百顺想在主的庇护下稳稳当当过上一阵正常人的日子,为此,他不惜被师傅改了名字,唤做:杨摩西,白天在竹业社破竹子,晚上听师傅讲经。又因为后来干活时打瞌睡犯事被撵出了门,无奈沦落到街头巷尾,走家窜道帮人挑水维持生计,但名字因为已经叫开了,再改回去,就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也懒得去管,这样一直叫到他入赘到寡妇吴香香家里时,才又被迫换了姓,时做:吴摩西,一直叫到生命的终结。不管男人女人,一旦成家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