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公司年业绩预告行为及其信息特征-华东师范大学
JOURNALOFEASTCHINA NORMAL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4,2014
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公司年度业绩预告
行为及其信息特征的影响
李 晶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上海,200241)
摘 要:以跟踪分析师数量衡量公司来自外部的监督力度,以股权性质、股权制衡程度、盈余管理程度衡
量公司内部治理效率,据此考察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公司年度业绩预告行为及其信息特征的影响,其实证结果
发现,分析师的存在有效推动了年度业绩预告的发布,从而提高了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且跟踪分析师越少,公
司越倾向于延迟预告并以“坏消息”居多,但不必然影响预告用语的精确度;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
业更愿意预告年度业绩,但一旦决定预告,非国有企业预告用语更模糊,并以“好消息”居多;大股东间股权制
衡程度越高,公司发布业绩预告的可能性越小,但一旦预告,这类公司的预告用语更精确、时点更滞后;公司年
度业绩预告行为有一定的延续性。总的来说,内外部治理机制都对公司年度业绩预告行为及其信息特征产生
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年度业绩预告;内外部治理机制;上市公司;分析师;股权性质;股权制衡度;盈余管理
一 引 言
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在正式发布定期报告前,预先披露公司该会计期间业绩的大致情况,在性质上
属于一种内部预测信息,兼具内部性和前瞻性。我国业绩预告制度始于证监会 1998年 12月9 日的要
求:“如果上市公司发生可能导致连续三年亏损或当年重大亏损的情况,应当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
理暂行条例》第六十条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之后该制度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推动
下不断完善,截至2006年,预告类型扩充至业绩略减、略增、扭亏、首亏、续亏、续盈、预减、预增及不确定
等九大类型,并要求上市公司年度业绩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预告业绩:“净利润为负;净利润
①
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下降50%以上;实现扭亏为盈”,特殊情况可豁免。
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迅速发展,投资者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公司与外部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
称问题凸显。理论上,为了降低“柠檬市场”( , )带来的高额代理成本,公司应适时公布一些内
Akerlof 1970
部信息,包括虽不满足预告制度要求但仍主动预告业绩,通过发“信号”来帮助投资者甄别信息,但现实是
并非所有公司都预告业绩,即使预告,信息用语、类型、时点选择也各异。对此,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以 — 年沪深两市 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讨论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是否影响其
2006 2012 A
年度业绩预告行为;随后针对发布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司,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是否影响预告信息的特征。
二 文献综述
Ajinkya和Gift(1984)、Pownall和Waymire(1990)、Verrecchia(2001)都认为,由于存在严重的信息
不对称,市场上其他信息可能误导投资者,为了将他们的预期调整为与公司真实状况趋于一致,公司倾
① 上一年年度每股收益绝对值低于或等于0.05元人民币的,经交易所同意,可豁免进行年度业绩预告。
127
2014 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第 期
向于公布自己对盈利的预测;这与Trueman(198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