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雕全能郑放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雕全能郑放鸣   ?放鸣是温州乐清人。乐清多木雕艺人,我们到那里随便一转,几乎每个屋檐下、每个窗口,都坐着系着围裙、全神贯注创作的雕匠,世世代代,木雕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   黄杨木雕始创于宋、元,流行于明、清。古语云:千年难长黄杨木。黄杨木因为生长缓慢,注定它的质地坚韧,纹理细密。因为它硬度适中,是上佳的立体雕材料。更可喜的是,它色如象牙,精雕细琢出来的作品尽显贵气,收藏越久,色泽越深,更显古朴和雍容。   乐清黄杨木雕人才辈出,他们的作品屡屡获奖,不少佳作都登上了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大雅之堂。2006年,乐清黄杨木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郑放鸣出生于艺术世家。她爷爷郑子静毕业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蔡元培任校长的上海音乐学院。因为生计,子静先生后来当了老师,但他对管弦乐的追求痴心不改。1957年中央歌舞团在乐清演出,知根知底的朋友请他上台表演扬琴独奏,一曲《雨打芭蕉》终了,全场为之倾倒,掌声经久不息。   郑放鸣的父亲郑体衡是黄杨木雕的领军人物,他的黄杨组雕《槐荫结合》,早在1957年就登上了《美术》杂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郑体衡潜心创办了乐清黄杨木雕厂和乐清石雕厂,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培养了大批雕刻艺术人才。   郑放鸣牙牙学语时,就在一尊尊、一座座艺术雕品中蹒跚穿行。耳濡目染,她14岁就拿起了雕刀凿子,开始雕刻生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右胸磨出了多厚老茧,双手流了多少鲜血,只有郑放鸣自己心里有数。功夫不负苦心人。刚过自立之年的她,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她的作品被许多人看好,并销往海内外。   数十年来,郑放鸣在艺术路上艰辛跋涉,她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相辅相成,齐头并进。郑放鸣紧跟时代脉搏,敏感地捕捉新鲜事物,及时雕刻出精妙的新作来。我国首位女航天员上天,郑放鸣兴奋之余,就联想到古老的嫦娥奔月故事。于是她萌发了创作《探月》的念头。她继承了传统敦煌壁画的优势,用现代的表现手法,构思了一位热情奔放、向着广袤宇宙飞升的女子。30余个日日夜夜,郑放鸣殚精竭虑,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这件寓意深刻的精品。那飞扬的长发,那美丽的胴体,那幻化成风云呼啸的裙裾,令人震撼。   《高原美》则是通过西藏少女形象表现藏族风情,那健美的身姿,那华丽的藏袍,那飞扬的佛珠,无不充满了神秘和禅意。郑放鸣把世界屋脊的神山圣水、物华天宝和人性淳朴之美巧妙地揉合在一起,让作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艺术无止境,且行且努力。郑放鸣一边不知疲倦地创作,一边还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的营养。50多岁了,还跨进中国美院的殿堂去学习深造,无怪她总是硕果累累,佳作迭出。2011年,郑放鸣参加在东阳举办的全国“神雕杯比赛”,其作品黄杨木雕《屈原》从30多名来自全国的高手创作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2010年至今,郑放鸣在全国各地的比赛中共收获1个特等奖、18个金奖、8个银奖和6个铜奖,成了人人钦羡的“获奖专业户”。她的《钓鱼岛的主人》获第四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信杯”特等奖;《英姿飒爽》获第六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和谐一家》获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除了木雕,郑放鸣的刀触还涉及了石雕、象牙雕、蜜蜡雕,被人誉为“四雕全能”。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创作的400斤重的石雕《白蛇传》就惊艳世人。看,那层峦叠嶂的山外青山,那雕栏玉砌的楼外有楼,还有那青松、垂柳、鲜花、拱桥,更有那栩栩如生的许仙、白娘子和小青;这件炫丽多彩的作品和郑放鸣个人照片,在1991年4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头版登载。   2015年,郑放鸣参加在浙江泰顺举行的现场创作石雕大赛,参赛者有80多名,高手林立,郑放鸣是唯一的女性,她的石雕《点赞》,获得比赛第二名。   蜜蜡雕则是2016年才尝试的。从乌克兰进口的蜜蜡成色挺好,但这玩意儿成本很高,且脆硬易崩,稍有不慎就血本无归,所以无人敢于问津。聪慧而勇敢的郑放鸣经过反复的琢磨尝试,很快掌握了这门绝活。她创作的蜜蜡作品《十二生肖》,荣获了当年的第十一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   郑放鸣一直有一个梦想:让黄杨木雕走出国门。为了这个目标,她像苦行僧般踽踽独行了40多个春秋。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016年12月12日,泰国温州商会在曼谷召开成立大会。郑放鸣携带着她的黄杨木雕《探月》和《高原美》前往曼谷。没想到的是,她这两件作品在泰国大放异彩,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和热烈的追捧,并被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诗和泰国温州商会收藏。   这真是巾帼不让须眉!郑放鸣用她的艺术作品为温州争光,为祖国争光。积极进取,不负韶光,相信郑放鸣在有生之年,会有更多的精品脱颖而出,也将把更多的佳作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Yueqing, a coun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