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南开大学版.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境障碍南开大学版

临床表现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混合发作 恶劣心境障碍 躁郁症名人展 Jeremy Brett (1933-1995) 经典案例 看一看,福尔摩斯的两个时期有何不同? 在刚刚演完头13集后,Brett便遭遇了人生中的重大变故,爱妻Joan Wilson Sullivan罹患癌症去世,Brett被悲痛击溃了,从此被躁狂抑郁症所困扰,药物的作用令他身躯发福,生命最后几年的Brett身材严重变形,健康状况十分糟糕,但观众们已经无法接受由别人出演福尔摩斯,他依然坚持着病痛出演了以后的福尔摩斯剧集。拍完不久,Brett便在睡梦中溘然长逝。 Vivien Leigh (1913-1967) ★躁狂发作 典型症状:情绪高涨、思维活动加快和意志行为增强(“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 思维奔逸 精神运动性兴奋 随境转移 夸大观念或夸大妄想 睡眠障碍 其他症状 ★抑郁发作 典型症状:情绪低落、思维活动缓慢和意向行为降低(“三低症状”)。 情感低落 思维迟缓 精神运动性抑制 消极观念和自杀行为 思维内容障碍 生物性症状 其他症状 睡眠障碍 晨重夜轻 食欲减退与体重降低 其他生物性症状 Lehmann(1979)曾把抑郁症的症状分成三类: 第一种称为“心理症状”,指抑郁、悲观与绝望,此乃诊断的依据,但并非每例所必具。 第二种称“功能症状”,指兴致缺失、精力减退与能力下降;虽然这些症状为每例所必具,但不能作为抑郁症的诊断依据。 第三种是“躯体症状”,包括早醒、晨重夕轻、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月经失调等等,既非诊断之依据,又非每例所具。 隐匿型抑郁症具备后二种症状表现。 * ? 天津医科大学 精神医学教研室 精神病学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异常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经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1896年Kraepelin首次将两组外表完全相反而本质却相同的躁狂症和抑郁症归为一种疾病,并将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神经症 精神分裂症 (早发性痴呆) 心境障碍(躁郁症) 人格障碍 Kraepelin的“二分法” 生物学侧面 心理学侧面 社会学侧面 心因性障碍 内源性障碍 器质性障碍 关于单相与双相问题的讨论 Kraepelin按病程特点把躁狂症与抑郁症合成一个病种——躁郁症。 1962年,Leonhard初次提出异议,主张分成单相、双相两类。轮流表现为躁狂及抑郁者称为“双相”;而只表现为躁狂或抑郁者称为“单相”。 1966年,Angst与Perris更改其意,把凡有躁狂表现者,不管有无抑郁,均称为“双相”,其理由为抑郁相或许较轻,或许较短,但必然存在,而把单纯抑郁称为“单相”。 Dunner等主张把双相病例进一步分成Ⅰ、Ⅱ两型;前者躁狂较为明显,而后者为轻躁狂。 今年近年有许多学者对“单相”抑郁提出质疑,通过随访不少“单相”患者,竟有1/3出现了躁狂,变成“双相”。看来似乎又回到Kraepelin的观点。   1990年单相重度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分别排在全球疾病总负担的第5位和第18位,抑郁症加自杀占5.9%,列第2位。   预计2020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将上升为第2位,列在冠心病之后。   在我国,1990年单相重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12位。 在自杀人群中约有70%的个体和抑郁症或抑郁情绪有关。 抑郁症还和个体出现物质依赖、焦虑性障碍等情况密切相关。 病因 生物学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遗传因素 神经生化改变 神经内分泌异常 脑电生理变化 童年经历 应激性生活事件 认知理论与习得性无助 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心境障碍患者有家族史者为30%-41.8%。心境障碍先证者亲属患病概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 2.双生子研究与寄养子研究: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56.7%,双卵双生子为12.9%。患心境障碍寄养子,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养父母为12%。 3.遗传方式:目前多倾向于多基因遗传方式。 4.分子遗传学研究:Egeland(1987)认为双相障碍的基因定位于11p15.5,Mendlewicz(1987)推测其基因定位X染色体的q27区域上。但以上两说均有待进一步证实。 神经生化改变 1.5-HT假说: 5-HT1A和5-HT 2A受体功能相互拮抗,两者平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