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60讲

专题一 民法基本原则及其他 一、民法的特征 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与社会发展时期中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从本质讲,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 2.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平等性,是民法同诸如行政法、劳动法等其他许多法律部门相区另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并非社会上所有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都归民法调整,民法只调整具有法律权利义务意义的社会关系。 3.民法是调整民法主休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各。民法学将民法区分为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系统编纂的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则包括民法典和其他一切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在我国,实行意义上的民法,又可称为广义上的民法、海商法、保险法、破产法、票据法等。狭义的民法仅指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不包括婚姻法和属于传统商法内容的法律法规。我国1986年颁行的《民法通则》属于实质上的民法和广义的民法,而非民法典。 4.民法是私法。民法是私法的核心部分。私法领域奉行私法自治,民法主体有权在法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从事民事活动,通过法律行为构建其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它建立了一种法律范围内由当事人自主调整其法律关系的模式,而尽可能地赋予当事人行为自由是市场经济和意思自治的共同要求。在私法领域奉行私法自制的理念还意味着“法不明文禁止即为允许”的规则广泛适用于债法等领域。私法自治理念还意味着包括公民基本人权在内的私权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应当充分地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不可分割的观念。民法是私法表明民事法律规范主体为任意性规范,当事人的约定优于法律规定。要在民法中尤其是合同法中尽量减少强行规范,努力扩大任意性规范的范围和数量。 5.民法是权利法。现代法治的精神,在于对权利合理确认和对权利的充分保障,而确认和保护权利必须依赖于民法功能的充分发挥。民法是最基本的职能在于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从历史上看,民法就是为了对抗公权利的干预,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犯而产生的。现代民法全系构建以权利为基本的逻辑起点,通过权利确认当事人的行为规则。权利表现为行为的自由,但权利止于他人的权利,所以民法确立 了诚信、权利不得滥用等原则,以平衡权利的冲突。无救济即无权利,所以通过民法的方法提供司法救济。 6.民法是实体法。作为实体法,民法即是行为规范又是裁判规则。民法作为行为规范主要具有两方面的功能:确立交易规则和确立生活规则,同时民法规则是司法审判机关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所依循的基本准则。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其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平等原则不仅仅是民法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是民法的首要原则,民法上采纳该原则不仅集中体现了民法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特点,表现了民法的基本价值理念,而且也是民法的首要原则。民法上采纳该原则不仅集中体现了民法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特点,表现了民法的基体价值理念,而且充分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并有利于强化财产的平等保护。依《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平等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这就是说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而不论其在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等方面是否存在着差异。除法律特别规定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限制和剥夺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2.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即使是国家作为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也必须受民法规范的约束,与其他民事主体的地位保持平等。 3.民事主体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当事人。 4.民事权利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任何人因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权利遭受损害,都有权要求他人承担责任。 (二)意思自治原则 意思自治,又称私法自治,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在法定范围内的广泛的行为自由,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它具体体现为结社自由、所有权行使自由、合同自由、婚姻自由、家庭自治、遗嘱自由以及过错责任等民法的基本理念。 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和其他制度构建基础,并奠定了民法作为市民社会基本法的基础地位。民法的主体就是在意思自治的基础上形成的,因为法律赋予并且确保每个人都具有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为特别是合同来调整相互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这就要求行为能力制度。而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则是意思自治原则的展开,是实现意思自治的工具和手段。 意思自治原则的内涵主要包括: 1.赋予民事主体在法定范围内的广泛的行为自由。具体是指:当事人有从事或不从事某种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