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思想品德: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知识梳理(教科版九年级).ppt

【精选】思想品德: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知识梳理(教科版九年级).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思想品德: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知识梳理(教科版九年级)

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 知识梳理 第四课 走向小康 1.我国现代意义上小康水平的内涵。   所谓小康水平,是在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性标志,是要逐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物质生活比较宽裕; (2)精神生活比较充实;(3)生活环境改善;(4)人口素质提高;(5)公益事业发展;(6)社会治安良好。   2.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系。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也就是我国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具体地说,就是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四课 走向小康 3.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特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和政府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以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六更加”)。   第四课 走向小康 7.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小康的新特点。   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   8.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意义。   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口,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9.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三大差距。   (1)制造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2)制造技术基础薄弱;   (3)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第五课 财富之源 1.如何正确理解财富来自智慧与开拓?   (1)要创造财富,不只要靠劳动,还必须有发现财富的慧眼、敢于创新的头脑、敢于冒险和开拓的胆识与勇气。   (2)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3)只有积极开拓,锐意进取,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为个人和企业乃至国家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第五课 财富之源 2.如何理解科技创造财富(或为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2)在我国,科学技术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   3.创造财富的源泉。   劳动、科学技术、智慧、开拓精神、资本、管理和信息等。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各种源泉的作用。这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保障。   第五课 财富之源 5.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还要形成相应的分配制度和政策。分配制度和政策是激发各种生产要素活力的有力杠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含义。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二者的关系。   分配制度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即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1.如何理解“同富不同路”?   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然而,无论用什么方法,走什么路子,都必须纳入法律的轨道、走合法经营的道路——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2.“法”与“义”的关系。   “义”与“法”同源共生。其实,“义”就是我们心中的“法”。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