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三开头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 新题
一、(四川省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网络女主播与朋友想骑共享单车出行,却无奈发现不少车被挂了私锁,无法使用。性格刚直的女主播表示不能向这种无赖行为妥协,一定要带头抵制这种行为。随即向附近的五金店老板借来电锯,在朋友的帮助下,不仅将自己需要的两辆车锁剪掉,还将另外一辆上私锁的车锁一并剪掉。女主播把这个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受到众多网友的力挺,在短短的20分钟内有数万网友围观,收到打赏超过1万元人民币。
阅读上面的材料后,对这一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任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共享单车考验国民素质
有人说,共享单车是一面国民素质的“照妖镜”。的确,自行车不是人,不会开口告诉人们究竟是谁私自给它上了锁。但这种行为本身绝不能只用“素质低”来搪塞,而已经成为涉嫌破坏公共财物的一种违法行为了。
在国内目前的大环境下,素质低下的问题实在严峻。共享单车的出现使得这些在社会中藏存的问题全部被曝于阳光下。人性的贪婪、自私,市民的投机取巧,都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人性的劣根性与道德沦丧参与到这场共享单车的角逐中,无疑是给这个新生的市场一个巨大的冲击。
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绝不是一个地域的问题,在很多城市都已经发现。究竟是谁在和共享单车过不去?北京科教频道就报道了,研究生学历、月入过万的关某,却因一时贪念将路边的ofo小黄车占为己有,不仅重新喷漆还装上了儿童座椅的事情。较高的收入,良好的学校教育,却仍然不能让一个人的素质提高,想来也是挺令人痛心的。
这种低素质行为,不但推高了车身成本,降低了消费者体验,也直接推高了运营成本。有单车的运营人员经常需要到居民楼中寻找被藏匿到使用者家中的自行车,甚至需要到物业部门调看监控视频来确定单车停放在哪一层哪一户,这些人力最终都会形成成本上的增加。所以有人感叹,共享单车最终能否盈利,还是要看国民素质。
对公用概念缺乏更是缺乏认知,历史上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其实象征意味比较明显,但毁灭性的破坏却是中国老百姓造成的,比如各种偷盗、哄抢,哪怕一块石头,都想着可以带回去盖个猪圈。按照国人勤俭节约的作风,圆明园还有个废墟在那里,没有完全被抹平就算是一种奇迹了。而明清皇陵的偷盗基本都是中国军阀所为,按照有些专家的说法,如果没有后来日军占领华北的军事入驻,明清皇陵能不能存在都不好说!
国民素质要想提高,还得靠制度。以治理酒驾为例,酒驾明显减少,显然不是因为规劝、倡导多么成功,而是因为检查的频繁、处罚的加重和一视同仁,用严格的立法、执法震慑住了很多人。那位阳台扔车的老兄违规那么久都心安理得,为什么警察叔叔一敲门,就要赶紧把车“投放”出去?因为引入新的博弈方,也是解决博弈难题的一种办法,当警察介入的那一瞬间,他的违规成本已经不止299元那么简单了。
如果每一个偷窃单车、故意毁坏单车的人,都能因盗窃、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等罪名被依法处罚,对违法违规者,来一个罚一个,来两个罚一双,谁还敢私锁共享单车?
只有盗用与损毁的人,都得到严厉追究甚至法律制裁,“共享单车”遭遇的“虐待”才会越来越少。国民素质也会因“共享”而提高!
愿我们的社会因共享单车的出现而更加文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薛涌写了一篇名为《在自拍中消失的人生》的文章,文末有这样一段话:苏格拉底上街,是和人们论道的,由此留下的智慧,两千多年来依然让人类受用不尽。如今人们上街,拿着手机随处自拍,所见证的,则是自我的消失。
对此你有何看法?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短暂与永恒
这是每一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长生不老。这个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人,即使是身为万人之上的皇帝也是如此,从秦始皇的求丹到汉武帝的巫蛊之乱,再到明嘉靖的自我修道,无一不是人追求永生的表现,而这又有什么用呢?
可曾记得那只有一天生命的蜉蝣?我认为人和蜉蝣只是五十步和百步之别。即使是上古的彭祖也不过是800岁而已,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很长,但他仍然不是永恒,他仍然没有超脱生死。
是的,我认为没有生物可以超脱生死,他们身上的物质可以,但是他们本身绝对不行。那以800年为春,800年为秋的巨树不还是不行么?
那怎样才能打破这个怪圈?怎样才能成为近似永恒?
我认为,关键在于价值。我们总会有一天离开人世,所以及时创造为后人服务的价值才是重要的。只要还有人记得,那就没有死亡,那就是活着,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罢了。
所以,我想说,短暂不代表不铭记,长久不代表被人记住。历史上有很多长寿的人,但是又有多少因为长寿到极点而被人铭记的?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7课 请让我来认识你课件2 教科版.ppt
- 2017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7课 好牙伴我一生课件2 苏教版.ppt
- 2017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7课 好牙伴我一生课件1 苏教版.ppt
- 2017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7课 课间十分钟课件1 鄂教版.ppt
- 2017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3课 幸福一家人课件1 苏教版.ppt
- 2017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8课 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课件1 教科版.ppt
- 2017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8课 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课件2 教科版.ppt
- 2017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8课 放学啦课件1 鄂教版.ppt
- 2017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7课 课间十分钟课件3 鄂教版.ppt
- 2017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8课 回家怎 么做课件1 冀教版.ppt
-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五结尾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三开头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五结尾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三开头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三开头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五结尾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五结尾第04课新题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五结尾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doc
- 2017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教案 北师大版.doc
-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八表达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