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脓毒症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及防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脓毒症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及防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 方强 脓毒症诊断标准 感染a: 已证明或疑似的感染,同时含有下列某些现象b: 发热(中心体温38.3℃) 低温(中心体温36.0℃) 心率90 bpm 或大于不同年龄的正常心率的2个标准差 气促30 bpm 脓毒症诊断标准 明显水肿或液体正平衡20ml/kg超过24小时 高糖血症(血糖110mg/dl或7.7mmol/L)而无糖尿病史 炎症参数: 白细胞增多症(白细胞计数12000/μL) 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计数4000/μL) 白细胞计数正常,但不成熟白细胞10% C反应蛋白正常2个标准差 前降钙素正常2个标准差 脓毒症诊断标准 血液流动力参数: 低血压b(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70mmHg,或成人收缩压下降>40mmHg,或按年龄下降>2个标准差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70% b 心排出指数3.5L/min/m2c,d 脓毒症诊断标准 组织灌注参数: 高乳酸血症(3mmol/L)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或皮肤出现花斑 脓毒症诊断标准 器官功能障碍参数: 低氧血症(PAO2/FIO2/300) 急性少尿(尿量0.5ml/kg/h 至少2小时) 肌酐增加≥0.5mg/dl 凝血异常(INR1.5或APTT60秒) 腹胀(无肠鸣音)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100000/μL) 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质4mg/L,或70mmol/L) Sepsis shock 组织有效循环血量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 心输出量过低,血流量不足(泵功能受损) 心输出量足够,组织灌注压过低,局部组织血流不足(血管张力过低) Septic shock血液动力学 体循环阻力下降(减少组织氧供) 动脉系统血管扩张 炎症介质及毒素的作用后果 阻力血管(微小动脉)扩张明显 组织灌注压力不足使组织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Septic shock血液动力学 心输出量正常或升高(机体代偿机制) 交感神经兴奋 增加耗氧量 心输出量下降 不常见 心肌收缩力下降,射血分数及每搏量减少 外周阻力增加 Septic shock血液动力学 肺循环阻力增加(致全身氧供减少) 缺氧是最主要的原因 使右心、左心无法协调,左-右心分离 肺循环灌注减少 通气-血流比例下降 Septic shock血液动力学 组织血流灌注减少 血流分布异常 动-静脉短路开放 线粒体功能受损 血液动力学监测 循环的构成 血容量 — 心脏 阻力动脉 — 微循环 微小静脉 — a-v短路 大静脉 系统通畅性 血液动力学监测 循环的分类 体循环 肺循环 微循环 非连续性灌注 各循环之间相连续,共同完成循环功能 体循环和肺循环监测 血压=心输出量*外周阻力 血压:心肌收缩力、有效循环血量、外周阻力、心率 心输出量: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 外周阻力:神经内分泌调节、局部介质调 这三个量的正常对维持循环动力学都为必需 循环监测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临床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超声血流监测 氧代谢监测 心肌氧供/氧耗监测 微循环的临床监测 临床观测和脏器功能测定 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 BP、PAP、CVP、PAWP HR 、CO(I) SV(I)、TPR(I)、PVR(I) LVSWI、RVSWI 血流动力学计算 体表面积(BSA):查表 计算 BSA=0.007184 * H0.725 * W0.425 (H cm, W kg) MBP=DBP+(SBP-DBP)/3 SV = CO /HR TPR = 79.9*(MBP-CVP)/CO PVR = 79.9*(MPAP-PAWP)/CO LVSW = 0.0136 * 1.05 * SV *(MBP-CVP) RVSW = 0.0136 * 1.05 * SV *(MBP-CVP) 指数:CI=CO/BSA, SVI=SV/BSA TPRI=TPR*BSA, PVRI=PVR*BSA LVSWI=LVSW/BSA, RVSWI=RVSW/BSA 血液动力学测定方法 BP:无创及有创 CVP:水柱、换能器 HR:手摸、EKG、脉搏波计 CO:Fick’s、NICO、阻抗法、超声等 SWAN-GANZ肺动脉内热稀释漂浮导管技术 无创和有创血压 无创血压 标准、准确 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有创血压 动态、持续 动脉导管的开口正对血流,开口处血流的动能转变成压强能,加上血流对导管的侧压力,因此测得的血压值大于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 肺动脉导管(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PAC) PAC于1970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