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国:带京剧去世界舞台“撒野”.docVIP

吴兴国:带京剧去世界舞台“撒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兴国:带京剧去世界舞台“撒野”   吴兴国现任台湾艺术大学表演艺术研究所教授,为台湾少数横跨电影、电视、传统戏曲、现代剧场以及舞蹈界之全方位表演艺术家。   他被英国人视为来自东方的劳伦斯?奥利弗,他用西皮二黄唱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甚至还唱荒诞派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他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李尔王》改编成京剧《李尔在此》,自导、自演,一人分饰10个角色;他和他的作品应邀前往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出,在国际上反响巨大。著名作曲家谭盾称他“是最棒的,全方位、跨领域的;他是前卫的,他走在很前面。”他被广泛赞誉为“世界?大师”,然而,在台湾,老一辈京剧人都骂他是“京剧逆子”。他,就是台湾戏剧人吴兴国。   “传统给了我自信”   2017年5月,台湾当代传奇剧场在创始人吴兴国的率领下莅临天津,带来该团的代表作《欲望城国》。在此之前,吴兴国在天津大剧院进行了名为《乘欲望之翼―翻转传统,飞向世界舞台》的主题讲座。期间他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用京剧来表现莎士比亚笔下的欲望与人性,不是‘反叛’京剧,而是从中看到了台湾京剧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敢到世界舞台上去‘撒野’,是因为传统给了我自信。”   吴兴国现任台湾艺术大学表演艺术研究所教授,为台湾少数横跨电影、电视、传统戏曲、现代剧场以及舞蹈界之全方位表演艺术家。被大众所熟知的是,吴兴国曾参与拍摄过《诱僧》、《青蛇》、《谁主沉浮》、《宋家皇朝》、《面引子》等14部经典电影作品,电视剧则有《情剑山河》、《长恨歌》等代表作。   然而,吴兴国真正热爱并认可的,还是舞台表演。   出生于高雄的吴兴国很小就误打误撞成为一名梨园弟子。他出生时生父已殁,母亲手握身为高级军官的外祖父令其投靠时任高雄要塞司令官彭孟缉的一纸介绍信,随着国民政府军队从故乡安徽败退来台。正因如此,他被命名“吴国秋”。这个生在国家兴亡之秋的外省男孩,小学毕业后,因为生活困顿别无选择地进了当时台湾第一所正规办学的戏剧学校―私立复兴剧校。   复兴剧校的创办人王振祖被称为“票友界的梅兰芳”。当年蒋介石被逼在庐山下野的时候,王振祖特意带着戏班到庐山为他演出。在剧校里,吴国秋的名字也被改为吴兴国。   8年坐科,如蹲大狱。剧校条件很差,学生们饿得晚上去食堂偷馒头。练功练不好要被打,泪水和汗水把脚下的地毯全打湿;唱错一个字,要被打四下手心,一天下来,手都几乎要被打破。一个人练好而别人练不好也要被打,老师们相信这样能凝聚团体意识。因为怕被打,吴兴国每天埋头练功,来不及想喜不喜欢。在严苛、残酷的京剧教学里,责骂体罚是家常便饭。   吴兴国曾这样回忆科班的景象:“每日清晨4点半就被棍子从床上打醒,起床后,跟老师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吊嗓子,然后回校练习翻筋斗的毡子功,倒立20-30分钟。”   经历复兴剧校炼狱般的生活,吴兴国尝遍辛酸,也听尽戏词里唱的悲欢离合。受伤、挨打、流汗、流泪生活久了,终有一日,吴兴国在戏里听出了情分、辨出了自我,成为学生中“最早开窍的人”。   “有一天你发现所有的眼泪,一下子跟你的戏剧结合了,跟你所演的历史沧桑、悲凉人物全部结合。”那是吴兴国迷上京剧的一刻。随后,他成为复兴戏校第一个被保送进文化大学的毕业生,大学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戏剧原理,从那时起,传统京剧和西方现代戏剧在他心中的激荡就从未停止过。   结缘云门,打开艺术之门   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京剧作为国粹已经式微,披头士、鲍勃?迪伦代表的流行文化来到台湾人的生活当中。当时台湾社会的文化主旋律,除了官方“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方针之外,陈映真、林怀民等人开始从乡土立场掀起台湾新一轮的文化革新运动的思潮。   那时的吴兴国已通过复兴剧校被保送入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他所在的专业虽然是国剧组,却也要求学生接触西方戏剧,如希腊悲剧、莎士比亚、莫里哀以及现代主义作品。吴兴国因此认识了和京剧完全不同的世界。   学戏的日子很辛苦,辛勤地苦练,却无法挽回京剧观众的日益流失,京剧剧场渐渐“门前冷落鞍马稀”。西皮、二黄依旧韵味无穷,只是再难成为现代社会声乐消遣的主流。   “当年在台湾,看过莎士比亚的人比看过京剧的人还要多。更何况有了电视,大家不用花钱,不用跑路就可以在家里看到一切,那京剧还有什么希望呢?”吴兴国这样回忆当年前途无望的苦闷。   真正给予吴兴国启发的,是林怀民的云门舞集。云门舞集创立于1973年,第二年,21岁的吴兴国即经由文化大学老师推荐,进入这家台湾第一个专业舞团成为舞者。   从京剧转行跳现代舞并非易事。仅仅要穿紧身裤和女演员有肢体上的纠缠,就似乎要了吴兴国的命。苦行僧般的京剧学习,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泡,让吴兴国无法身心放松。有一次跳《乌盆记》,有个动作是扑上去、倒地、抱住女主角的腿,结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