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内混凝土浇注质量控制.docVIP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内混凝土浇注质量控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内混凝土浇注质量控制   摘要: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以其造型美观、施工简便、经济效益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在现在桥梁建设中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如何确保钢管拱肋内混凝土浇注质量是拱桥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本文介绍了顶升法浇注混凝土的一些施工控制措施。   Abstract: Half-through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arch bridge is widely used in bridge construction because of its beautiful appearance, simple construction,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How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pouring in the arch rib of steel pi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of arch bridge.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construction control measures of pouring concrete.   关键词: 钢管拱桥;拱肋内混凝土;混凝土浇注质量控制   Key words: steel pipe arch bridge;concrete in arch rib;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pouring   中图分类号:U4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114-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水平的不断发展,桥梁向着大跨径、高承载力、工厂化等方向发展,作为新生代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以其造型美观、轻巧大方、强度高、施工简便、经济效益好、适应性强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青睐,本文可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内混凝土浇注施工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   平果右江大桥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肋,拱桥计算跨径为136m,矢高27.2m,矢跨比1/5。主拱采用中承式等截面悬链线钢管混凝土拱,拱轴系数为1.8。桥面结构跨度为(7.4+7.5+11.1+11×8+11.1+7.5+7.4)m。拱肋断面采用哑铃形,高为1.5m,由上下两根直径为600mm的钢管组成,上下钢管之间为42cm高腹板。管内及腹板内灌注C50微膨胀混凝土。   拱肋之间设置四道“一”字形横撑、八道“K”形撑及两道“米”形撑。每道横向联接桁架分上下两层,分别与上下层钢管相连。直管采用Φ400×12mm钢管,斜管采用Φ300×10mm钢管,钢管间焊接好,在Φ400和Φ300钢管的接头段,Φ400钢管内部采用钢环进行加强,以减小变形附加应力。   2 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钢管拱肋上下弦管及腹板内灌注C50微膨胀混凝土,共计192.8m3。灌注时间选择在一天中最低气温时段进行,拱肋钢管混凝土分三次灌注完成,其灌注顺序为:先灌注拱肋下弦管混凝土(待第一次灌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0%后)→灌注拱肋上弦管混凝土(待第二次灌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0%后)→灌注拱肋腹板混凝土。   采用泵送顶升法对称施工,从拱脚至拱顶一次浇注,施工步骤:施工准备→压清水对输送泵管进行清洗→泵送高标号砂浆→从拱脚至拱顶对称泵送混凝土→从拱顶排浆孔抽插混凝土浮浆→关闭逆止阀→清洗泵管和拱肋钢管表面→钢管表面保温养护。   3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   3.1 混凝土性能指标   管内混凝土泵送施工难度大、技术性能要求高。具体性能指标如下:①有良好的可泵性,即坍落度适度、和易性好、不泌水、不离析、自密实,坍落度经时损失小,3小时坍落度损失小于3cm。②工作性能重要指标。相对湿度60±5%,温度28℃以下,初凝时间≥16h,终凝时间18~22h,新拌砼坍落度值≥22cm。③混凝土力学性能:设计强度fcu,k≥50MPa,3d龄期宜达到80%,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0%即35MPa,28d龄期达到100%设计强度。④补偿收缩性,密闭环境下砼稳定收敛期在56d以内,砼自由膨胀率为22~24;自应力值为0.4~0.8MPa;膨胀量控制在1.5×10-4~3.5×10-4之间。   3.2 混凝土比选要求   混凝土最大水胶比0.36,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60kg/m3。   ①掺加高效减水剂及保塑剂。要求选用具有高效的减水、保塑、缓凝的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应在25%以上,含气量应小于2.5%,具有非引气性能。   ②掺加磨细掺合料。要求采用一级粉煤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