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赏析指导 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9687.ppt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试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分析鉴赏这首诗。 1.内容: 既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的美丽风光,又叙说了农事的繁忙紧张和农家的辛勤劳作。 2.情感: 抒写了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农村生活情趣的赞美。 送别诗的鉴赏要点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 孤帆、流水;长亭、灞桥、南浦;黄昏、月夜、秋天、古道 折柳赠别、挥泪泣别、借月咏别、芳草惜别、把酒饯别 技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物喻人,心理刻画 风格:语深情切,缠绵哀感,洒脱旷放 送别诗的鉴赏要点 送别诗的特征 送别 景物 地点 时间 季节 秋季 或春季 清晨 或傍晚 路口、 驿站、 码头等 杨柳、 酒等 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送别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猿啼” 、“暮江”、 “孤舟” 。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 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 哲理诗鉴赏要点 第一要注意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们应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登鹳鹊楼》 ) 在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同时,又要蕴含着深刻哲理。 第二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锄禾》 ) 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 :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 第三要注意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我们应在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艺术趣味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最后一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这两句是诗人由望山而想象登上顶峰以后,俯视众多的山峰,都会显得矮小。反映了诗人那种雄伟的气魄、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开阔的胸襟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至今仍阐明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表现了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 常见风格:言近旨远,寓意深刻 常用意象:花开花落,水流云生,登高望远,览物思理 常见思想感情:体会人生,明理悟道 常用表现手法:借景明理,借物论道,见微知著,旨远事小,蕴藉精警,化用亦妙 理解下面每首诗各自所蕴含的哲理 1、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苏轼) 本诗借欣赏庐山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待人、事或生活、社会,都应多角度、多侧面甚至换一个角色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会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 这首诗借游春的愉悦启示人们:生活是美好的,只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口算除法课件》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0408.ppt.ppt
- 《口算除法课件》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0412.ppt.ppt
- 《口算除法课件》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0417.ppt.ppt
- 《口算除法课件》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0421.ppt.ppt
- 《口算除法课件》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0429.ppt.ppt
- 《唢呐配喇叭课件》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27056.ppt.ppt
- 《唢呐配喇叭课件》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27063.ppt.ppt
- 《唢呐配喇叭课件》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27068.ppt.ppt
- 《复习题课件》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73875.ppt.ppt
- 《复习题课件》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73878.ppt.ppt
- 《趣味拼摆课件》小学数学青岛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课件19064.ppt.ppt
- 《踏浪课件》初中音乐苏少2011课标版 八年级下册课件59723.ppt.ppt
- 《轴对称再认识(一)课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30034.ppt.ppt
- 《长方体的认识课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16310.ppt.ppt
- 《长方体的认识课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16377.ppt.ppt
- 【优化方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创新课堂 第一单元四汉魏晋诗三首课件 大纲人教版.ppt
- 【优化方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创新课堂 第三单元九记念刘和珍君课件 大纲人教版.ppt
- 【优化方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创新课堂 第三单元十一道士塔课件 大纲人教版.ppt
- 【优化方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创新课堂 第五单元二十石钟山记课件 大纲人教版.ppt
- 【优化方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创新课堂 第五单元十七六国论课件 大纲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