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传四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战役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战役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战役顾剑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不仅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将之一,而且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甚至音乐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远在他成为一代名将之前,腓特烈奇特而叛逆的青年时代就充满了传奇性。作为一个德意志历史上近乎神话的人物,他的一生多姿多彩,但是在网上已经有比较全面的对他的介绍(见“菲特烈” 兄在小隐和二战论坛的大作“菲特烈-德意志永远的神话”),本文无意东施效颦。作为欧洲近古名将系列中的第四篇,我想把重点放在腓特烈大帝生平所经历的所有重大战役和评论上。仅仅从军事角度来看腓特烈大帝,或许比较片面,但是可以更加详细全面地介绍他的战争,毕竟,腓特烈主要是作为后启拿破仑的一代名将被人们记住的。一。历史背景:普鲁士的源头在这个系列文章第一篇(三十年战争中的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泰因)的开头部分,笔者不揣浅漏,花费相当大的篇幅,把欧洲各大强权的历史理成分国线索,一一交代了背景。在那里,仅仅介绍了英、法、荷、奥、西五国,没有俄国和普鲁士。这是因为,在德意志三十年战争前后,主宰欧洲事务的,也就是这5支力量之间的平衡,俄、普崛起成为欧洲局势的重要棋子,还是相当晚近的事情:俄国在彼得大帝手中击败瑞典成为欧洲强国,是在18世纪初,基本上跟西欧的七年战争同步,而普鲁士则到1701年才成为一个王国。现在该是补充介绍普鲁士历史源头背景的适当时候。普鲁士王国的历史可以说有两个平行的根源:勃兰登堡选帝侯和普鲁士公国,从王室正统来看,正源是勃兰登堡。公园十世纪的时候,勃兰登堡就已经由萨克森的亨利建城,此后在不同的家族之间继承和易手。14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格蒙德为了感谢战场上的救命之恩,把勃兰登堡男爵领地赐给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由此开始,原先在斯瓦本(Swabia)的霍亨索伦家族拥有勃兰登堡选帝侯地位。与此平行的是普鲁士的历史。其实从法理上说,普鲁士这块地方并不属於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疆界范围,只是因为后来勃兰登堡选帝侯合并东普鲁士,普鲁士王国作为整体才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在中世纪早期,普鲁士这块地方是蛮荒之地,居民属於古波罗的海民族。后来条顿骑士团迁来这里开疆拓土,普鲁士成了骑士团的地盘,德意志人、波兰人、斯拉夫人、立陶宛人、和欧洲其他民族纷纷前来移民。1410年,霍亨索伦家族拥有勃兰登堡之前的7年,条顿骑士团在著名的坦能堡大战中惨败于波兰国王(波兰著名作家显克微支名著“十字军骑士”的故事) ,此后骑士团与波兰、立陶宛的战争一直处於下风。1466年结束战争的多恩条约(Dorn)规定,骑士团的普鲁士一分为二,西普鲁士并入波兰王国,相当于后世二次大战之前的“但泽走廊”这块地方,东普鲁士仍由骑士团统治,但是对波兰国王称臣。换句话说,此时整个普鲁士根本不在神圣罗马帝国范围以内。条顿骑士团从此仅统治东普鲁士,并对波兰称臣。而骑士团最后一任大团长,恰恰是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莱希特(Albrecht) ,他是勃兰登堡选帝侯的近亲。那个时候正处於欧洲宗教改革的年代。1525年,大团长在马丁。路德的影响下,改信新教,并且解散骑士团,把东普鲁士世俗化,成为普鲁士公国,他自己就成了世袭的普鲁士公爵。1618年,普鲁士公爵绝后,由近亲勃兰登堡选帝侯继承东普鲁士,由此勃兰登堡和东普鲁士才由共主统治。但是别忘了,勃兰登堡选帝侯有两重身份:选帝侯是帝国的臣民,而作为东普鲁士的公爵,他同时又是波兰国王名义上的臣属。另外,这两块领地不相连通,中间还隔着波兰领土西普鲁士。再回头说帝国七大选帝侯之一的勃兰登堡男爵约翰西格蒙德(Johann Sigmund),我们知道他继承东普鲁士的年份1618年,也是德意志三十年战争开始的年份。按说他作为新教徒,当然是站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一边的,但是勃兰登堡在这场全欧大战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不怎么光彩,有点首鼠两端。战争开始阶段勃兰登堡是瑞典的盟国,但是始终对古斯塔夫的意图心存疑虑,害怕强大的瑞典会对德意志诸邦和自身的独立主权形成威胁,因此多方掣肘。从1618年到1640年前后父子两代勃兰登堡选帝侯(约翰西格蒙德和其子乔治威廉)奉行的都是明里与瑞典结盟,暗里拆台的政策。这也难怪,“弱国无外交” 么。最后古斯塔夫-阿道夫为了巩固自己的后方,索性撕破脸入侵勃兰登堡,在炮口下逼着勃兰登堡合作。三十年战争结束,新教一方获胜,勃兰登堡也有些许收获,但是本土已经被破坏殆尽十室九空。三十年战争之后,勃兰登堡开始经营一支小型的军队。1655年第一次“大北方战争”爆发,瑞典俄国波兰立陶宛勃兰登堡都被卷入。瑞典国王查理十世不愧是瓦萨家族的将军国王,又有古斯塔夫留下的兰格尔等老将辅佐,在战争中大获全胜,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威廉(乔治威廉之子,1640年即位,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