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类方的临床应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虎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白虎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授课提纲 一、组成与方义 二、仲景使用白虎汤的经验 三、白虎汤的使用禁忌 四、仲景关于白虎汤的加减应用 五、白虎汤加减衍化思路及后世方例 六、临床应用释疑 一、组成与方义 知母六两 生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以水一斗(2000ml),煮米熟,日三服。 换算:一次量知母30g石膏83g甘草10g粳米40g  辛寒清热代表方。 简单方解 石膏……辛甘大寒; 知母……润-生津液,合用清热而不伤津。 粳米,甘草补中气护胃气,防寒凉伤阳。(粳米:旱稻-无利尿作用;大米:水稻-有利尿作用。二者均补中气。 俗谚云:吃稻米尿〔念suī〕多,烧稻米灰多。 扩展:几乎所有利尿药都长在水多潮湿地,其不腐烂而能生长,因为有抗水作用,我们用以利尿。)故白虎汤粳米代以稻米,利尿伤津,不宜。 二、仲景用白虎汤。三条 (176)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为:此表无寒,里有热……。“表无寒”说明无白虎汤禁忌,“里有热”为白虎汤适应症。脉浮,浮主热,里有热鼓动气血,气盛血壅,而浮。 -在《伤寒论》中有五处。后世《濒湖脉学》改为洪。 (2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伤寒论》中白虎汤证见上述2个脉象。未见《方剂学》所讲的“脉洪大”,此为白虎加人参汤的脉证。) 厥-邪热内伏,使阳气内郁造成的,《伤寒论》名之热厥,即先热后厥,见厥而热不退。有发热又四肢厥冷,不能辨其是①热厥②真阳衰微,阴盛格阳,需从病史上辨。 从症状上 ①见舌红口渴苔黄,小便短赤,大便干燥。且“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的热邪闭郁与厥成正相关的表现。(儿童见此症多轻,清热多效。成人多感染中毒性休克,应重视。)里热未成实,白虎汤证。成实者:“厥应下之”。参见《可下篇》宜大柴胡大承气汤,通过清里热,通畅气机,改善机体功能,治疗休克。 ②见脉微细,但欲寐。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自汗出,以阳明热症为主。腹满-热邪壅滞阳明经脉,气不利则满,血不利则痛。身重-论中多归于热病,为热邪壅滞经脉使人体气机壅滞,身重是经脉气机不畅之象,如(6),伤阴热甚者如(219)。 后世多归于湿热。“口不仁,面垢”-阳明病邪热充斥内外,面部失于荣养。“谵语”-阳明经上达心,上扰心神。“遗尿”-热盛神昏所致。“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的“额上生汗”为阳气上脱的表现。阳气上脱的汗:汗出如油,粘而不流,临终者,汗久留不走。里热迫津之汗:濈然汗出,汗如流水不断。用清法&下法的关键是:全身毒热+大便情况综合判断。 使用禁忌 使用禁忌:(170):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后世总结“无汗不可用白虎,有汗不可用麻黄。”无汗说明表有寒,白虎易冰覆寒邪。 如肺炎的演变 发热初起-麻黄汤, 肺炎早期未实变-大青龙汤→ 汗出而喘-麻杏石甘汤,白虎汤(报道治疗大叶性肺炎)→ 承气汤证(有报道) 三、仲景用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人参。 人参-益气生津。〔仲景用的人参,据考为山西上党地区一种五加科植物养阴效果优良(已绝迹),而今党参为桔梗科。 今人参易“上火”。仲景时代的人参主用于生津,介于西洋参,人参之间的药物。气虚应用生晒参。〕 共5条原文。 (26)(168)(169)(170)(222) 综合此五条见下面症候 1.发热:(168)热结在里(热源在里),表里俱热(弥散周身,充斥内外)。比较大承气,调味承气,小承气汤的发热(参见《伤寒论》类方比较表)。(169)无大热-热郁于里,未结实,心烦(里热甚,热扰心神)。 2.汗出:(26)大汗出后。阳明病法(理)多汗。 3.脉:(26)脉洪大,似宽阔的河水来势猛,来盛去衰,表示邪盛于顶峰,正气(气阴)已转衰。纠正《方剂学》的误导。 4.渴:五条均提到了渴,(26)大烦渴不解;(168)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此为论中口渴最重的一条〕。(169)口燥渴。(170)渴欲饮水。(222)渴欲饮水,口干舌燥。提示白虎加人参汤口渴之重,热甚伤津,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引水自救,而热盛耗气,气不化津,故饮不解渴(饮入之水不能及时化津)。 综上,渴,汗,发热,脉象四大症应为白虎加人参汤的症候。 5.其他临床表现: 时时恶风,背微恶寒。 病机:汗出汗孔开张,不胜风袭;热盛耗气,气不固表。提示正衰的临床特征。 禁 忌 同前白虎汤的无汗不可用。 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三月亦不可服之,与之呕吐腹痛,……得之则腹痛而利,温之当愈。 提示白虎和白虎加人参汤要注意时令。(水果服用的季节性,冬日室温高亦可吃西瓜,冬日若见此症亦可用。) 四、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的现代应用。 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 湿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