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青海诗人张问仁的理想人格
第38卷第1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01.38No.12016年1月Journalof Ningxia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Edition)Jan.2016论青海诗人张问仁的理想人格赵金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摘要:张问仁是明代青海地区一位才德兼备的士大夫和诗人,传世文献对其生平信息的记载甚少,其诗文集亦未见 流传。目前所知,仅清代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存其诗11首,明崇祯刻本《周雅续》存其诗15首。后者由于版本稀少,迄今尚未引起学界关注,这些诗歌记录了张f--I仁仕宦生涯的心路历程,堪补史阙。以传世诗歌为内证.以地方志和墓志铭等资料为外证,可较为信实的勾勒出张问仁的人生轨迹。从科举入仕到遭谗去官,张问仁的经历是古代无数 知识分子遭遇的缩影,而他所具备的勤勉好学、廉政爱民、豁达明智和重情重义等优秀品质,不仅是中国古代传统 士人的理想人格.即便在今天亦值得推崇。关键词:张问仁;诗歌;生平:理想人格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744(2016)01-0125—06张问仁,字以元,明代西宁卫人,大约生活在嘉从内容上看.这些诗歌多与作者仕宦生涯的经历有靖、隆庆、万历年间。张问仁出生在被誉为“湟中家关,与《新志》中收录的诗作构成互补,故具有较高风,以张氏为最”E11的诗礼之家.他本人亦是品学兼的史料价值。与他人撰著、事后形成的史志文献不优之士,曾著有《闷子》《河右》诸集传于世,惜今已同,诗歌是个人情感和经验的表达,往往记载着作不存。一直以来,学界对张问仁研究甚少,生平资料者随时随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故而是了解 的匮乏和文集的散佚是主要原因。张问仁在《明史》当事人思想情怀的绝好文献。本文试以目前所知张中无传,清代杨应琚《西宁府新志》(下简称《新志》)问仁存世26首诗歌所透露出的信息为内证,以出略载其生平,仅300余字。2005年出土的张问仁墓土及传世的相关文献资料为外证,探索张问仁从科志铭记录了其家世、科考、仕履和学养等信息,是研举人仕到去官归里的人生轨迹,体会他在诗作吟唱究其生平的基本资料。张问仁曾在山西阳城、江淮中流露出的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对责任道义的担一带和昌平等地任职,这些地区的志书(如《(雍正)当.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走近这泽州府志》《(乾隆)任丘县志》《(乾隆)掖县志》《(同位兼具清官风范与诗人情怀的明代士大夫张问仁。治)阳城县志》《(光绪)淮安府志》《(光绪)昌平州一“祖生有志终扶晋.宰韶无情酷间吴”——志》等)中也有其生平事迹的零星记载,但语焉不赤心报国无奈中道遭谗详。相关学者已意识到张问仁在青海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称其是明代西宁诗人中诗作留存下来数量张问仁的生卒年,史志资料并未明确记载,据最多的Ⅲ、迄今所知明朝唯一的青海本土诗人[3],但其墓志铭可约略推知。铭文开头日余慕其名旧对其诗歌的关注仅限于《新志》收录的11首诗。《新(久)矣!甲辰秋,自洛奉上命整戎于湟,余始得交张志》中收录的诗歌,内容多与明代青海的地理风物公。无何而公遽然而为鼎湖游。伤哉!H1而墓及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从事件发生的时间看,当属志结尾日“万历岁在乙巳秋九月二十五日,不肖男作者去官归里后的作品。近来,笔者整理点校明代一骥一豹一珉一口泣血勒石。”吲墓志撰写人温纯陕西诗歌总集《周雅续》(明崇祯刻本),发现此集中于甲辰年即万历三十二年(1604)始结识张问仁.而另存有张问仁诗歌15首,迄今尚未引起学界关注。墓志刻成的时间是乙巳年即万历三十三年(1605).收稿日期:2014—04—21 基金项目:陕西“十二五”规划重大古籍整理项目“陕西古代文献集成(初编)”(SGl3001)作者简介:赵金丹(1981一),辽宁锦州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明清文学文献研究。一125—万方数据可知张问仁的卒年当在1604年至1605年之间。又山东各地,他整顿吏治,振肃纲纪,地方百姓颂之为据“公卒之年,越七十有五”㈣(《新志》云张问仁卒年“西天佛子”。嘉靖四十四年(1565)升任直隶昌平兵七十三,与墓志记载不一,今以墓志为准),可知张备参议,到任后整饬军政,严查贪官,惩治豪强,“问问仁的生年当在1530至1531年左右,时其家族自遗无所授,请寄无所听”],治内一派清和气象。可河南迁至湟中已历经六世。张氏家族世俱业儒,从见,张问仁每为官一处,即造福一方百姓,堪称是一其曾祖到父辈,皆是当地品行修养很高的饱学之位德才兼备的官员。士。其曾伯祖张文曾任山西隰州吏目,为官清廉,有尽管如此,官场变幻莫测,张问仁亦曾为报国“冰蘖”之美名:祖父张经曾任河北固安县丞掌管马之志不能实现而感慨,作《秋夜》一诗以抒怀:政,时值荒年,他忧民而不问马,为百姓称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