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塞罕坝森林-草原交错带林业发展策略
塞罕坝森林-草原交错带林业发展策略 摘要:塞罕坝机械林场坐落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地处河北省最北部,是全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林场。其营造的大面积以落叶松为主的人工林有效地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向南推进和风沙对京津的侵袭,涵养了滦河、辽河水源。经过六十年的经营和保护,塞罕坝地区已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动物资源。目前,共有维管束植物8l科303属618种,陆生脊柱动物66科261种,鱼类5科32种,昆虫114科660种。本文将在介绍塞罕坝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一些塞罕坝森林-草原交错带林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塞罕坝;森林-草原交错带;林业;发展策略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有林地面积112万亩,全场商品林面积38.3万亩,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17??′、北纬42??′~42??′,林区属冀北山区与蒙古高原交汇区是华北唯一的坝下、坝上过渡带和森林~草原、森林~沙漠交错带,海拔1100~1840米。含高原和山地地貌,山地称为坝缘山地,属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界地带。
土壤、植被、立地条件。林区内母岩多为玄武岩、凝灰岩,并有少量花岗岩和变质岩。土壤类型主要为灰色森林土和山地棕壤,也有部分草甸土、沼泽土,土壤质地多为壤土和沙壤土,有机质含量较高,一般在1.2~2.0%之间。林区内生物资源极其丰富,以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为主,以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山杨、桦木类等为建群种。灌木主要有山刺玫、绣线菊、小叶锦鸡、黄柳、金露梅等;草本主要有针矛类、菊类、蒿类、披碱草、沙打旺、草木犀等。人工栽培种也成多样化,乔木主要为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
而林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而且是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公益事业。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必须要走出一条生态和谐发展的文明之路,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等的相互协调,从而确保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因此,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对于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与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建设美好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健全完善林业资源经营管理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应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森林分类标准,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企业在森林分类中各行其是,或者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将生态价值大幅度地降低。从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考虑,不论是由国家直接管理,还是完全由企业进行代行管理,都要重新建立起相应的组织管理及其监督机构,从而健全完善新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系。要十分注重森林资源档案的管理,依据森林类型的差别,分门别类地建立起重点生态公益林、兼容生态公益林及商品林等类别的档案,并分别确定各不相同的经营方案,从而便于强化林业资源管理。从森林经营的角度来看,要分别根据不同的森林类别,采取有所差异的经营管理机制。一是商品林的经营管理。由于以前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往往都只是侧重于数量上的管理,却忽视了森林资源自身所具备的资产属性。尽管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来建设与发展林业企业,但是,企业只是简单地开展森林砍伐,在变为货币之后再上缴,企业的经营行为几乎等同于变卖国家财产。有鉴于此,商品林经营应当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目标,其经营活动要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运行,在经营管理上要也全面实施企业化经营管理。唯有对投入和产出价值进行认真比较,才能真正体现出企业所具有的经营价值,从而让企业经济步入到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经营这部分林业资源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最佳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其价值之大小无法直接用货币进行衡量,而是根据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来进行考虑。所以在经营管理上一定要以国家作为主体,在投入及产出上也一定要由国家负全责,将其与其他森林类型进行严格区分,并进行单独核算与管理。
2 大力调整林业经济结构
开展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工作,是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第一产业发展中,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全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它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名特优经济林等的建设力度;在第二产业发展中,要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从而实现从低层次原料加工转向高层次深化加工的转变;在第三产业发展中,要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等。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快速淘汰落后产业,继续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致力于加快产业重组,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林业事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与此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林业产品的内资结构,争取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及优势产品,并拓宽木材林产品的经济结构调整新途径,并加快延伸产业链,进而提高附加值,解决林业产品中的结构不合理与产品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