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关遗址与金关汉简.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关遗址与金关汉简   [摘要]金关遗址是两汉时期西北边防要塞长城建筑工程中的附属建筑边防关卡之一,历史文献无明确记载,但汉简文书有举证,考古发掘有遗址。金关遗址曾在军事防御活动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经2000余年的风雨浸蚀和自然风化,但仍然保存较好,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金关遗址;汉代;汉简文书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11-06      一、金关遗址   (一)地理位置   金关遗址地理座标为东经99°59′76″,北纬40°35′32″。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双城镇东北12公里处,南距金塔县城120余公里,北距内蒙古额济纳旗180余公里。   (二)自然环境   该遗址地处北部山脉马鬃山山地南部低山地带,黑水(古弱水,即额济纳河上游)由此从南向北流过。遗址在黑河南岸,距河边2公里。其东为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有沙丘分布,其南为戈壁平地。该地属典型的大陆温带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1月为-10℃,7月为23.8℃。年降水量59毫米,蒸发量高达2600多毫米。全年无霜期141天,日照时数3000多小时,干热风、风沙、沙尘暴是主要灾害性天气。附近植被较差,有红柳等灌木分布,草类稀疏,属沙生和碱生植物。   (三)历史沿革   金关从建置上属于肩水都尉府管辖,与居延都尉府管辖的悬索关一样,是额济纳河流域非常重要的关卡,金关在南,悬索关在北,南北通行,两个关口是必经之地。其历史沿革是随着河西四郡的建立,特别是酒泉郡的建立而建立和发展的。《汉书#8226;西域传》载:“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初置酒泉郡,即是居延防线建设的开始,到四郡建立之后,才是居延防线逐步完善防御体系的时期,沿此史迹,其发展时序为:   元狩元年(122),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   ???狩二年(前121),春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至皋兰,斩首8000余级。夏,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2000余里,过居延,斩首虏3万余级。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4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   元狩四年(前119),浑邪王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幕北,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边。   元鼎六年(前111)秋,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皆2000余里,不见虏而还,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太初三年(前102)夏,益发戍甲卒18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遣强驽都尉路博德筑居延。与此同时,发天下七科适,及载?L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   天汉二年(前99),使将丹阳、楚人5000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夏,骑都尉李陵将步兵5000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败降匈奴。   以上是金关设置的早期历史背景。金关遗址出土的汉简,纪年时代最早的是太初五年简“太初五年”(T3EjT4:107),附近的大湾(A35)遗址出了追述太初三年事迹的简:“延寿乃太初三年中,父以员马田敦煌,延寿与父俱来,田事已。”(303#8226;39),由此推测太初三年“置居延”时,金关亦已建成。自后延用至东汉末,随着汉势力的东移,金关遗址逐废弃,从此掩埋于地下千余年。1930年,贝格曼考察时第一次发现、发掘。1972~1976年,甘肃博物馆再次调查并发掘。此后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由金塔县负责遗址的就地保护与管理。   (四)考古调查与发掘   1.考古调查   较大规模的调查有三次:第一次调查是1930年前中瑞合作西北科学考察团的考古调查。此次调查沿黑河(弱水)两岸,跨越今内蒙与甘肃两省区,北起内蒙额济纳旗以北宗是阿玛(今苏泊淖尔南侧老君庙附近),南至甘肃金塔毛目(今金塔县鼎新镇附近)约350公里之间。另外,在额旗布肯托尼与博罗杜治约60公里之间,发现了塞墙和城鄣烽燧遗址。考察报告中将这次调查分为七个区域:伊肯河三角洲,伊肯河以西和翁赞河沿岸――葱都儿塞,伊肯河以东的黑城子区域,戈壁高原――博罗松治,额济纳河中部沿岸――大方城,毛目区域――塞门、地湾、大湾,额济纳河上游两岸――毛目、镆夷的塞墙以及北大河区域(今金塔县城以南)。金关遗址属第六区域,所谓“塞门”,就是金关遗址。当时考察工作者做了发掘,绘制了地表遗迹图。第二次调查是1972年秋,由甘肃省文化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