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聂苏支系“罗武人”考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彝族聂苏支系“罗武人”考略   在苍茫叠翠的横断山脉腹地云龙、永平、漾濞、洱源四县结合部。聚居着一支彝族支系“聂苏支”后裔,自称“聂苏颇”,他称“罗武”族,现有人口2万余人,有单独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服饰。于明朝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起源地称为“箭杆场”,后称“箭杆里”。   解放初至1961年三次行政区域撤并,被三个县划出部分地盘和民众(洱源县西山乡、漾濞县富恒乡、双涧乡、永平县北斗乡的各一部分)但其大量的人口仍居住在“箭杆场”故里――现云龙县团结彝族乡。   团结彝族乡位于云龙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8公里。东临洱源县西山乡、南接漾濞县双涧乡、富恒乡,西与永平县北斗乡接壤,北靠本县关平乡。总面积302平方公里,人口1.1万人。其中有0.86万人属于“聂苏支”,有0.04万人属于凉山籍“诺苏支”。彝族总人口占了全乡总人口的83%。还有苗族0.02万人??汉族0.06万人,白族0.12万人。      一、族源      “聂苏支”的“罗武人”发源地为楚雄武定县。根据《元史?地理志》载“……至段氏使乌阿蛮阿而治,纳夷昵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名日易龙,其裔孙法瓦浸盛,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随着氏族部落的消亡,“罗婺”一词仍作为了这一彝族支系的名称。“武”即“婺”的转音。   罗武人迁居大理州境内的主要原因是参与明军攻克大理和平定洱源佛光寨高普之乱。雍正《云龙州志》载:“箭杆场土巡检字忠,武定土官安慈之次子,洪武十五年随颖川侯定大理,功授箭杆场土巡检。”现存团结彝族乡腊鹅寨村的《字氏墓序》也记载了这一史实:“恭闻木之本,水有源也。根之深者叶必茂,德之厚者复必先。惟虑前有人而后无继述,乃迄爰稽。始祖阿而,肇基于宋,职授部长,矣格建功于元,侯登万户郎。二公以后,其余欲皆名垂竹帛,德在人间。武定英名至今不朽矣。厥后,远祖矣立西征报效,钦赐字忠,以其忠于国而光于朝,岂止为裕后之祖,众贤之孙哉。字忠作邑云阳,世守土职,……”。现存团结乡河东村的《施国总公墓志铭》载:“溯公始祖施泽、施秀,洪武间以岳婿亲,自武定随土司字忠出征,克平大理有功,分罗川世袭巡检。”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元左丞普颜笃、土酋高大惠占据浪穹佛光寨反叛,西平侯沐英曾率阿这等少数民族部队征讨佛光寨,平定了高普的叛乱。万历《邓川州志》云:“洪武初年,阿这自威远州来,适浪境佛光寨土酋高大惠叛,元丞相普颜笃助之。蒙高皇帝遣西平侯率阿这等从征,率十司协力成功。蒙敕:阿这邓川州知州,世袭。赐十土司(巡)简(检)以隶阿侯为家兵。”明初封邓川的十个土巡检司,其中五个在罗坪山以东,即今洱源县境内;五个在罗平以西,这五个巡检司的辖地区域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归附云龙州,故在今云龙县境内。其中就有箭杆场土巡检字忠,所率的“聂苏兵”被安顿在了箭杆场,至此武定土司的后裔就在此落户安居。   明朝攻占大理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高普佛光寨叛乱也是洪武十五年,到十六年才最后平定。所以罗武人进人大理州的时间应是洪武十五年,而进入云龙定居箭杆场则是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土官底簿》云:“字忠,大理府邓川州浪穹县民。旧日土官。洪武十六年归附,总兵官扎除本场巡检,十七年实授。”罗武部在进入云龙之前,即洪武十五年至十七年这段时间,主要是驻扎在今洱源凤羽一带。   天启《滇志》载:箭杆场――箭杆场巡检司土官字忠,元时为土官,以众来归,授土巡检,与世袭,后字廷宣屡从邓川阿国祯,讨安铨,凤朝文荞甸诸贼,天启初以巡司皆属云龙州沿字显道袭。   明朝箭杆场巡检司辖地为“东至白腊及碧落岭七十里,南至马鞍山干海子一百六十里。西至罗甲山旁七十里。”(据《土司考》)白腊,亦称白腊箭岭,在今漾濞县双涧乡境内;马鞍山干海子,在今永平县龙门乡境内;罗甲山,亦称云浪分疆山,为云龙县与洱源县的分界地。所以明箭杆场巡检司大部分在今云龙境内,即今团结、关坪两乡。      二、演变      罗武人定居箭杆场后,其内部设有总塘,在总塘之下分设有四十八个分塘,俗称“四十八塘”。总塘设在今团结乡新宅大村。以前各地的罗武人每到春节,都要集中到这里举行祭天、祭祖等活动,(现新宅村尚存祭天坪的地名)。分塘的设置遍及原箭杆场巡检司辖区内所有地盘。“塘”即火塘之意,是罗武人内部组织的基层单位。塘的首领称为“火头”,到了近代,塘的观念已基本消失,而代之以宗族的形式。据调查,现仍可知的分塘有:云龙县境内河东以波罗吾村为中心的一片为一塘,自新皂角达村为中心的一片为一塘。阿甲鲁等村为一塘,羊吃密村为一塘。永平县的黑豆场等地设有两塘,洱源县西山乡内设有两塘。   字忠,武定路土官总管安帮后裔。安帮系元朝时封的土司,传其世职到弄积时,正值元亡明兴之际。据《凤氏世系摩岩?凤公世系记》载:“弄积,一名三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