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侨办一支闪亮变身的侨务团队
看景胜似听景
“看景不如听景。”在南京听人介绍苏州市侨办“工作创新经验”时,记者脑子里本能似地跳出了这句俗话,寻思:现在有些单位讲“创新”,实际上只是“词汇翻新”,秀才的“妙笔生花”,实际工作并不怎么样,现场看看准让人失望。对苏州市侨办的实际情况,打了个问号。
不料,今年七月到苏州侨办一趟,竟改变了记者的看法。
在苏州老城锦帆路上,坐落着两幢西式二层青砖楼房,这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故居。门口挂着苏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的牌子。刚到门口,门卫就微笑着迎了上来,顿觉一阵暖意。在办公室里,遇见的工作人员也都和气可亲。
主任顾伯铭用多媒体向记者介绍情况。那操作之熟练、内容之丰富、条理之清晰、情况之熟悉、语言之流利,实在令人惊讶。
不料,顾伯铭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九龙集团董事长、港胞孙福林打来的。记者知道,他的集团连续6年蝉联“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其本人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他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了一家拥有1000张床位的九龙医院。顾伯铭说,孙福林给政府部门写了一个报告,请她提提看法把把关。顾伯铭让他在电话里念了一遍,提了些修改意见,表态说报告送上去后帮助去催问……
大约十多分钟后,顾伯铭接着介绍。没多久,她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港胞朱恩馀打来的。朱恩馀是苏州荣誉市民,在江苏省内捐赠已超过1.5亿元人民币,被江苏省表彰为首届“慈善之星”。顾伯铭说,朱先生刚从香港来苏州,特给她报个到。
两次被电话打断,顾伯铭向记者报歉。记者却从中看到了她与侨港胞的密切关系以及侨港胞对她的真挚信任。
这使记者想起了另外一件事:今年三四月间,国务院侨办在江苏召开全国侨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代表们参观完苏州工业园前往下一个参观点时,国侨办主任李海峰为了深入考察苏州侨办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如何,给市侨办出了一个题目:临时改变线路去看这次没有安排参观的九龙医院。顾伯铭在车上只用了大概10分钟的时间就联系妥当。当车队行至九龙医院门口时,刘院长已在门口等候了。参观过程中,李海峰突然又出了个题目,要顾伯铭讲讲九龙医院的发展历程。顾伯铭向大家如数家珍般详细介绍了九龙医院的发展历史和市侨办在其发展中所做的工作,让人感觉情况了熟于心、成竹在胸。一位与会代表说,“这回真是服了!”
在会议室里,记者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奖牌、奖状、锦旗:苏州市级机关“三优三满意”先进集体、苏州市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侨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侨务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侨务工作先进单位……记者感觉,所获荣誉并非虚名。
接着,参观“苏州市华侨活动中心”。这是一个正在走向环境园林化、设施现代化、布局人性化、功能多样化的华侨服务窗口。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顾伯铭介绍的两个设计细节:每层都设有厕所,老年侨胞方便时不必上楼或下楼;连接两座楼之间的走廊,顶上不透空,下雨时淋不到。如果她(他)们没有为侨胞设身处地着想的亲人般的细心,怎能考虑得如此细致入微、如此人性化!
就餐时,记者深深地被顾伯铭和她的同事间的融洽气氛所感染,被他们互相讲的趣事轶闻所吸引,下决心再来深入采访。
8月初,记者再次来到苏州侨办,和顾伯铭及她的同事们逐一交谈,走进他们的工作天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他们的产品是“服务”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形成品牌、知名品牌的产品自然响亮。
政府机关不是物质生产部门,但国家有投入,有投入就要有“产出”;那么,政府机关“产出”的是什么?
顾伯铭和她的同事们认为,政府部门正在向服务型机关转变,“产出”的东西应当是服务;换言之,其产品就是“服务”。
苏州市侨办拿出的产品“服务”是过硬的,并已形成了“知名品牌”。
“常回家看看”得有个“家”
2008 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五,苏州敬文实验小学全体老师和江苏省政协委员、港胞朱恩馀先生以及市、区各界领导欢聚一堂,共度元宵佳节。顾伯铭深情地为朱恩馀献上了一曲《常回家看看》,希望朱先生常回苏州这个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得有个“家”,这是广大侨胞的一贯想法。不过,顾伯铭现在心里踏实些了:苏州已有了“华侨活动中心”和许许多多的“侨之家”。
2005年成立的“华侨活动中心”,是由章太炎故居“变身”而来的。1933年,章太炎购得这座前后两幢西式二层青砖楼房,号称“章园”,他曾在这里著书、讲学、会客。1982年“章园”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因修缮资金等问题日益破败。2003年,苏州市政府拨款370万元人民币修缮章太炎故居,使之成为“华侨活动中心”和市侨办办公所在地。在经费缺口较大的情况下,顾伯铭和她的同事们与侨港胞的密切关系起了作用,唐仲英、朱恩馀、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