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唐代佛教莲花纹特点和其形成原因.docVIP

浅议唐代佛教莲花纹特点和其形成原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唐代佛教莲花纹特点和其形成原因

浅议唐代佛教莲花纹特点和其形成原因   摘 要:莲花纹是在唐代佛教植物纹样装饰艺术中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形式。本文从莲花纹的由来谈起,分别论述了初唐、中唐、盛唐、晚唐佛教艺术中莲花纹的装饰特点,并从佛教传入后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宗教地位的提升等方面分析了佛教莲花纹的成因。 关键词:唐代;佛教;莲花纹;特点;成因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132-02 在佛教中,植物纹样装饰艺术是为了传播佛教的信仰、发扬佛教的教义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这样的艺术形式不仅仅能体现出佛教教义中独有的智慧,并且能够积极促进佛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以及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传播。当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植物装饰纹样成为了佛教中国化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现象凝结了人们的审美取向、对宗教的情感以及对植物的细微观察和文明交往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莲花纹的由来 莲花,是我国的传统花卉。《尔雅》中有“荷,芙渠……其实莲”的记载,古名芙渠或芙蓉,现称荷花,盛开时花朵较大,结果时既可观赏,也可食用,圆形叶、形突,春秋战国时曾用作饰纹样。《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虽出于淤泥,却是从烦恼中解脱,是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自佛教传入我国,便以莲花作为佛教标志,代表“清净”,象征“纯洁”,寓意“吉祥”。因此莲花在佛教装饰艺术中成了主要的装饰题材。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极为流行。在陶瓷、石刻、服饰和彩绘上到处可见。表现形式有单线、多线、宝装、凸面、正面、侧面、宽瓣、单独、连续、单色、彩色、雕凿和镂刻等,变化众多,以后历朝历代都比较盛行,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吉祥、如意寓意的图案之一。 装饰纹样,我国古代称为“纹镂”,现在一般称作“花纹”、“图案”、“纹饰”、“花样”、“模样”。莲花做为装饰纹样,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在青铜器上有所出现,但大量使用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南北朝的后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才开始大量使用的,它经常出现在宝座、头光、瓷器、藻井中心等上面。北朝时期的莲花纹多以写实的造型为主,选取俯视的角度来表现,中心为圆行的莲蓬,周围为均匀分布的花瓣,花瓣数量、层次和造型的变化也非常丰富。 二、唐代佛教艺术中莲花纹的装饰特点 初唐的莲花图案基本是隋代图案的延续。莲花多以桃形莲瓣纹与云头纹、叶形纹组合而成,花形成放射状。花中多留空地,纹样简洁大方,形象秀丽活泼,色彩明快,富有洒脱俊逸的神韵,画面布局结构稳定中透露着流动。 中唐时期莲花纹图案,是继盛唐图案之后向前发展的又一高峰。以祥禽瑞兽纹装饰于井心莲花图案之中。莲花纹式中,单元花瓣纹以由桃形莲瓣为主逐渐转向以云气纹装饰为主。结构也逐渐由辐射式转为向心式,少了一些张扬,多了几分内敛和含蓄。 盛唐时期莲花图案层次繁缛华丽,富有富贵宝相气。莲花图案花纹层次增多,形象丰富,有多裂叶形团花、桃形莲瓣团花、圆叶形团花以及三种花形团花,是团花最为丰富的时期。这个时期,已经看不到明显的莲花特征,其造型的装饰变化达到了鼎盛,华丽而不失庄严的气势。整体结构呈向外辐射状,这正是盛唐“有容乃大”思想所形成的盛世景象的完美体现。 晚唐时期莲花纹图案,基本为延续了中唐的图案。图案形成了程式化,纹样仍以装饰祥禽瑞兽的莲花纹为主,外侧装饰团花、卷草、回纹等,但较前更为简化。 三、唐代佛教艺术中莲花纹的形成原因 在佛教东传进入中土之前,中国植物装饰纹样并不流行,当时装饰纹样的主要是以我国本土神话中的仙人、神兽和云纹为主。伴随着中外贸易往来的更加频繁,中国与欧洲、西亚和中亚等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得佛教也途经西域传播到了中原,当然,佛教中装饰艺术也随之而来。随着佛教不断加快而迅速向内地传播,从汉代到南北朝,已经在中国北部地区兴盛起来,“当时的中国,一直处于频繁的战乱与分裂当中,这就为佛教传入中国并且能够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做为外来的宗教,佛教所宣传的“秉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从眼前的苦难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这这样就使得佛教能够征服中国各个阶层的人士,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佛教的盛行,出现了大量佛教植物装饰纹样,例如:忍冬、莲花、石榴花等植物装饰纹样,并且创造出了“宝相”、“卷草”等纹样。植物纹样在唐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当时装饰纹样中最重要的题材。 唐代初期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沿用前代隋朝的政治体制,但是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改进,因此比隋朝时期的更加完善、缜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