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雄鹰谷,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在四川木里县的最北端,崇山峻岭环绕着一段木里河谷,直落千米的绝壁上生活着上千只不同种类的雄鹰。每天清晨,雄鹰群迎风展翅飞往西藏和稻城,夕阳西下结伴归巢,场面蔚为壮观。这里就是世界上罕见的猛禽居所――雄鹰谷。
行走12天,翻越18个垭口,每天都要应付各种变数发生,每天都有新的感动和新的际遇,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行走计划
雄鹰谷几乎没有资料,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在1:650000的通用地图上扒拉几个晚上,按照不走回头路和充分利用假期原则设计出一条耗时18天的线路。大概就是从南面翻山进雄鹰谷,从西面出来,再翻山到水洛河峡谷顺流而下穿过去,沿洛克穿越长线从亚丁走出来,初步估计徒步14天。计划没法做得很精细,除了洛克线那5天的日程很清楚,其他9天都是诸如从这里到那里大概几天之类的臆想。
打电话到木里县验证线路的可行性,多方打听得到的结果是雄鹰谷能进去,水洛河峡谷情况不清楚,也许走得通,马帮也许找得到,路也许很难走。
简单,我的同伴,一位路痴型傻走自虐驴。
实际上一开始简单的形象就把我给弄迷惑了,在去木里的车上心里还在嘀咕:“这么个柔弱的女子,十多天的徒步能熬得住吗?”完全没有意识到一场扮猪吃老虎的演出已经拉开了帷幕。
这个路线有点悬
在木里县城的旅馆里,我掏出地图,手指在图上划拉出一条S形曲线,几乎把木里北部和西部全都囊括进去。坐我面前的县旅游局局长周勇还是有些迷糊,他说这个路线有点悬,得找人问问。
房间里又多出几个人一起研究了半天,终于得出结论――这个路线真的有点悬。前半程进出雄鹰谷只要能找个好向导就没大问题,但水洛河峡谷的情况却搞不清楚,不仅路线搞不清楚,有没有马帮也搞不清楚。
这个结果大致在我的意料之中,我想既然搞不清楚那就只能边走边搞清楚吧。不过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总算明白了一个关键问题――出发前规划的徒步起点已经行不通了。
原计划从丁央开始徒步,用两天时间走进雄鹰谷,到木里县才知道,连续的大雨已经冲毁去丁央的道路。反复咨询后,改为从丁央西面30公里的唐央乡开始徒步,线路确定为:唐央乡――丁央村――里多村。
出发前操心最多的就是路上吃什么,还在西昌就已经把米面油蔬菜等食品一股脑全买齐。这个决定很有先见之明,在木里的瓢泼大雨中确实没法采购。
不过后来才发现,其实一路上最不需要操心的就是吃什么的问题,而往哪里走才是长期困扰我们的大麻烦。
唐央乡
唐央乡是木里县北部最偏远的乡,管辖着包括里多村在内的好几个村子。彝族藏族各半的村子里没电没电话也没有手机信号。
与马帮谈判异常艰苦。在唐央乡,国营水电开发公司已经成为马帮的主要雇主。前人栽树后人寒心,马帮开出的价格大大超出我们预期,这个问题勉强还能够接受,毕竟随行就市嘛。但是我们的装备物品用两匹马驮已经足够,马脚子却提出给他备一匹坐骑,而且这匹马还要由我们付费。这样的逻辑让我们的脑袋一时转不过弯来,谈判就此陷入僵局。
偏僻的小山村里没有竞争概念,拒绝一个开价的马脚子也就意味着拒绝了整个村庄,这让我们和马脚子之间的谈判呈现一边倒的不利局面。
马脚子布池态度很强硬,翻来覆去使用着单调而有效的谈判技术――一言不合转身离去。最后在乡干部的帮腔斡旋下,以布池的少许让步达成了协议。布池是唐央乡经验最丰富的马脚子,有二十多年的马帮经历。
第二天午后,队伍开始出发。简单显然已经憋得十分难受,一开路就像刚被放出笼的小老虎,发着狠地猛走,直接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我卯足劲也只能勉强做到不掉队。至于布池,早就落到后面没影了。
我们可是要连走十多天哪!在3000多米的海拔!走在长长的陡坡上,我的胸腔几乎快要爆炸。终于琢磨出个体面的理由,“简单哪,初来乍到,咱们别让马帮掉得太远了。”在我有一搭没一搭的劝说下,简单总算是慢下脚步,好一会儿,布池才骑着马追赶上来。
翻上山坡,沿着溪流穿行在绿意荫荫的松林间,布池指着山谷尽头的高山说那就是明天要翻越的色乌岗。望着云雾笼罩的山顶不由得暗自感叹,在高山林立神山众多的木里县,这样一座巍峨的山峰竟然只能委屈成“岗”。
下午5点,在烟雨朦胧中走进山谷尽头静谧的布昌村。
迷路
离开布昌村就开始了爬山,炙热的阳光透过叶缝钻进阴暗的树林,在泥泞道路上撒下斑驳光影。
爬上山坡,一条涓涓细流哗哗地淌过青草地,竟然冒着腾腾的热气,原来旁边大岩壁底部就有个温泉泉眼。布池忍不住下去洗了个澡,他显得特别惊喜,看起来似乎以前并没有来过这。几番盘问后才发现问题很严重,这条去雄鹰谷的路他从未走过,但他坚持说知道去丁央的那个垭口。
将信将疑跟着他拐进山沟,在密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