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甘蓝小孢子苗越夏成活技术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蓝小孢子苗越夏成活技术探究

甘蓝小孢子苗越夏成活技术探究   摘 要:针对武汉地区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应用的重要障碍在于小孢子苗越夏成活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技术改进和试验,提出了武汉地区甘蓝小孢子苗二段育苗法越夏高效成活技术:当年小孢子苗推迟至12月至翌年1月移入营养钵,精细管理,长至5月下旬,这一阶段的成活率可达95%;6月初换钵后,将苗置于较高的通风凉爽之处,上拉遮阳网,重点做好水分管理,防止营养土过干或过湿,同时搞好虫害防治,这一阶段的成活率为94.6%,总成活率达90%。 关键词:甘蓝;小孢子苗;越夏;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22-0025-03 甘蓝属于绿体春化型作物,小孢子一般在当年4月经培养出胚,5~7月于室内继代生根成苗,8月炼苗,9月初于遮荫条件下下田移栽,才能确保当年生长到一定大小以满足春化要求,翌年顺利开花,在武汉地区,试管苗很难经受住8、9月高温高湿的考验,此时的移栽成活率最多只有20%左右,并且这些存活下来的植株由于下田时间晚,营养生长期较短,其中一些冬性较强的个体往往长不到春化要求的大小,翌年不能开花,这些未能开花结实的材料在夏天来临后会全部死亡,这类死亡的个体占移栽成活数的一半左右,因此一般情况下,甘蓝小孢子试管苗越夏成活率只有10%左右,大量珍贵的育种材料被白白浪费[1,2]。 如果将甘蓝试管苗推迟到12月至翌年1月气温降至10℃左右时再直接下田移栽,小孢子苗的成活率高达95%,但第二年不会开花,因为下田时间晚,在当年低温来临时营养体太小不能感受低温的影响而完成春化,且还要经受武汉夏天高温高湿的考验;另外,由于试管苗从直接移栽下田到夏天来临这一时段较长,植株已长至较大,虽然采取了遮荫、控湿等措施,依然会遭遇软腐病等病害及虫害的侵袭,死亡率高达95%,总成活率不到5%,幸存下来的植株到第3年才能开花结实,损失依然很大[3,4]。 如此看来,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应用的重要障碍在于提高小孢子苗越夏成活率,使成活后的个体都能顺利度过6~8月的高温,如果顺利度过,这些植株于9~10月可移入大田,通过加强肥水管理,便能长到满足春化要求的大小进而在第三年春季顺利抽薹开花,完成从试管苗到种子的跨越[5,6]。本试验针对以上困境,改进试管苗第一阶段成活技术,在第二阶段,通过设置不同的种植环境,主要是降低栽培环境温度,进行越夏栽培成活试验,寻找适宜武汉地区甘蓝小孢子苗越夏成活的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小孢子生物技术在甘蓝育种上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2011年12月27日第一次下田移栽后顺利成活并长至第2年6月初的3份小孢子植株为试验材料,3份试验材料分别为A4小孢子植株,A5小孢子植株,A7小孢子植株,6片叶左右,比较健壮。 1.2 试验方法 ①小孢子苗第一阶段(12月至翌年5月)移栽成活技术改进 延长小孢子苗室内生长时间,推迟试管苗下田时间以避开下田移栽时的高温,变9月初下田为12月至翌年1月下田,因为此时外界气温较低,一般在0~10℃,发病烂苗情况很少;变直接下田移栽为营养钵栽苗,试管苗在洗去根部的培养基后可不经过炼苗阶段直接摆放到装有2/3优良基质的营养钵(7 cm×7 cm)中,然后用1/3的基质盖住试管苗根部,再用装有清洁自来水的喷雾器将营养钵中的基质喷至充分湿润,然后插竹弓盖新膜以利保湿见光,钵栽苗具有很好的控根、控长作用,即使在生长期较长的条件下,通过控肥控水,小孢子苗也不至长得太大(大苗非常不利于安全越夏),且钵苗便于搬运又不伤根,因此钵栽技术是甘蓝小孢子苗顺利越夏成活中起重要作用的因子之一。在移栽盖膜后10 d内,不要揭膜,遇到晴天,中午时分盖遮阳网,棚内温度控制在10℃以下,早晚或阴雨天不盖遮阳网以防止光照不足,10 d后可揭膜查看湿度情况,保持基质湿润即可。冬季气温变化剧烈,偶有大风,在揭膜见光透气炼苗的同时,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极端低温及大风对幼苗的伤害。后期,随着小孢子苗的成活及外界气温的攀升,逐步延长揭膜时间直至完全不盖薄膜,适当控制水分,延缓小孢子苗过快生长。进入4、5月,气温高、光线强烈,水分蒸发量大,应适当浇水,并适时盖上遮阳网,在这样的技术改进下,试管苗第一阶段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显著高于9月下田时的成活率。 ②越夏栽培第二阶段成活试验 以顺利度过移栽成活第一阶段后的钵栽小孢子植株为试验对象,于6月7日开始,试验材料各取150株,每份材料分3等份,每等份50株,此时由于苗已长至6片叶左右,应将当初的小营养钵(7 cm×7 cm)换成稍大点的营养钵(10 cm×10 cm),当小营养钵中的苗移入到大营养钵后,及时在苗周围添加新基质加以充实,浇足水分后,将3个试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