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CT诊断研究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CT诊断研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1.61
摘 要 目的:分析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RAML患者的CT资料,其中经病理证实10例。结果:42例均检出脂肪成分。增强后脂肪成分无强化,血管组织明显强化,平滑肌组织轻度强化,肿瘤内见变异粗大血管。结论:检出脂肪是诊断该病的关键,薄层及增强扫描为该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肾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 诊断 增强扫描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错构瘤。2009年6月~2013年4月经CT检出或病理证实的RAML患者42例,现将CT检出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42例,男14例,女28例,年龄15~87岁,平均50岁。临床表现:3例因破裂出血呈急腹症之表现伴血尿;1例癫痫;6例腰痛;2例腹部包块;2例伴高血压;1例间断腹痛;另27例体检或做相关检查中发现。
CT检查方法:42例均采用PHilips 64排螺旋CT机,患者常规禁食,扫描前0.5小时口服15g/L泛影葡胺500ml充盈胃肠道,先行双肾平扫,层厚和螺距10mm,如发现可疑小病灶,加做薄层扫描,层厚和层距2~5mm,并测量其中心层面CT值,然后行团注式CT动态增强薄层扫描,用高压注射泵团注式轴静脉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80~150ml或按1~2ml/kg体质量计算,速率2.5~2.8ml/秒。时相:注射对比剂后30秒行肾脏皮质期增强扫描;60~90秒后以同样条件行实质期增强扫描,4~5分钟后行肾盂期增强扫描,扫描期间患者均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2例追加2.0m薄层扫描。
结 果
部位及大小:42例RAML中,1cm×0.9cm×1.2cm~6.3cm×9cm×15cm。单发者(包括1例双肾单发);位于肾上极12例;肾中部17例;肾下极7例;位于肾窦区1例。1例单肾多发;5例双肾多发,直径0.9~15cm;突出肾外13例;合并肾囊肿9例。
CT表现:42例中36例以脂肪低密度为主,脂肪的CT值-40~120HU,较大者内密度欠均匀部分呈分隔及分房样改变,边界较清晰;较小者边缘见小结节或小线条样改变;增强后呈不规则片状轻度强化,或伴有点条状中度强化,强化部分衰减较慢,实质期下降0~10HU 30例,10~20HU 4例,2例略有升高(0~10HU),肿瘤内见变异粗大血管,脂肪低密度部分未见确切强化。2例少脂肪成分,以软组织密度为主,边界较清晰,增强后亦呈不规则片状轻度强化,追加2.0mm薄层扫描,小区域多次多部位测量检出脂肪密度。3例伴出血(图1),肿块较大,密度混杂,CT值-68~58.6HU,肾筋膜增厚,肾周见多发索条影,有的伴肾包膜下血肿,增强后肿块内见斑片状欠均匀轻度强化影,脂肪及出血未见确切强化。42例均未见钙化,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无远隔转移。
临床结果:3例破裂出血者行急诊手术肾切除。2例少脂肪与肿瘤难鉴别、5例肿块较大或临床症状明显择期肿块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均检出脂肪成分诊断为RAML。1例15岁的男孩以癫痫就诊,双侧脑室旁见多发簇状钙化灶诊断为结节性硬化,双肾CT示多发小错构瘤,有家族史(图2)。另31例随诊复查未见明显变化。
讨 论
分型及特点:RAML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良性错构瘤,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是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组织构成。临床分成两类:一类合并结节性硬化(TSC),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以中青年多见,临床可无泌尿系统症状,大约20%伴有结节硬化,有结节硬化的病例50%~80%伴有RAML,两者关系相当密切[1]。CT扫描双肾可见多发小肿瘤,同时有结节性硬化症。此系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是遗传的家族性疾病。常为双肾多发病源。另一类为无结节性者,此型女性多见,男女之比1:3~4,好发于40~70岁,此型肿块较大,以单发多见,临床可出现腰酸腰痛,腹部包块等症状[2]。疼痛原因可能系肿瘤内畸形血管破裂出血所致(本组3例)。如果肿块较小可无症状,而于体检时偶然发现。两类肿瘤的病理改变基本相同。但它们含量差别较大,多数以脂肪为主,少数以血管平滑肌为主[3]。肿瘤界限清晰,可突破肾包膜向外生长,无包膜但不具侵蚀性,大者可使肾脏受压皮质变薄,少见囊变、坏死[4]。
CT表现:RAML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这些特征源于它的病理和生长特点。由于RAML是由3种比例不同的脂肪、血管、平滑肌组织构成,这些组织尤其是脂肪和血管可被CT检查识别而形成特征性表现。大多数RAML富含脂肪,CT表现为多房、分隔状低密度肿块,密度于皮下或腹膜后的脂肪相仿,肿块于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