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解读中国商业动画民族化表达误区和现状.doc

解读中国商业动画民族化表达误区和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中国商业动画民族化表达误区和现状

解读中国商业动画民族化表达误区和现状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商业动画跌入了低谷,国外的动画作品趁虚而入,中国与国外的动画作品的差距随之也越来越大。民族化表达成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道路,对民族化元素合理的挖掘和应用成为中国动画崛起的重要关键。 【关键词】中国商业动画;民族化;误区 半个世纪以前,以上海美术制片厂为代表出品的中国美术片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在当时,中国动画举着民族化的大旗,扛着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动画作品。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本土商业动画跌入了低谷,国外的动画作品趁虚而入,中国与国外的动画作品的差距随之也越来越大。中国动画的民族化表达似乎成为本土动画的一根救命稻草,但事实上20多年以来,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往往是有形而无神,并不真正具备民族特色。 1 中国元素在本土商业动画应用中存在的误区 1.1 盲从技术进步,民族语言缺失严重 20世纪90年代,随着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强势动画产业对中国市场的入侵以及数字技术的大量介入,传统的二维手绘制作方式逐渐被电脑动画取代,动画的创作方式也多种多样,动画人才的技能也在不断扩展成长,中国动画开始走上了有别于传统的道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却是特色的丢失,没有自己的特色,只是一味的模仿、跟风,使得这一时期的很多动画作品在故事性和艺术性上都大失水准。号称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的《魔比斯环》耗资过亿,但却票房惨淡且被人诟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模仿过重,一味盲从技术上的突破,完全西方化的风格,而忽视了自己最本质的民族特色。《晶码战士》与日本动画《数码宝贝》如出一辙;《大耳朵图图》则抄袭《蜡笔小新》;《星原战记》完全就是《超时空要塞》的翻版;类似这种抄袭模仿的动画片举不胜举,连目前最让国人引以为傲的《喜洋洋和灰太狼》身上似乎也隐约能看到点《猫和老鼠》的影子。 动画作品中真正能保持生命力的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如果在创作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作技术上而不重视人文精神和文化艺术内涵的话,最终出炉的作品将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在动画创作中,要使内涵大于形式,不能一味的盲从技术的进步,如果技术应用不当或者泛滥,带给观众的只能是纯粹的高科技展示。此外,合理的借鉴有利于自身的进步,但如果变成刻意的抄袭、模仿,失去了民族化特色,迷失了自我,这势必阻碍国产动画的发展,使其失去在国际动画界的地位,更不要谈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与互补。 1.2 套上民族标签,作品有“形”无“神” 近二十年中国动画界反复强调民族化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效果并不尽人如意,有影响力的精品乏善可陈,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对民族化元素的误读。动画的民族特色不仅仅是对具备民族表象特征的造型元素、符号的运用,而且是透过造型元素符号,更深层次地挖掘民族本质的精神气质和民族特性,这就是内涵特征的民族化①。中国的动画创作正是缺乏对民族内涵特征的深度挖掘,在对民族化内容的理解普遍存在着偏差。比如片面的认为只要选用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使用传统工艺美术、戏曲符号等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表现方式,就做到了动画创作的民族化,甚至于把水墨画、剪纸、皮影、年画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看成是民族化动画的标志。 比如200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台湾中影公司联手打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片,采用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和历史背景作为选题,举着民族化的旗帜,但影片中的女主角“祝英台”却与迪斯尼动画中的花木兰如出一辙,不论是造型特征还是动作设计都带有浓重的迪斯尼的特征,有人评价说影片中看到的是一群穿着中国服饰的美国人。《隋唐英雄传》同样是借用历史背景作为创作题材,片中人物有着鲜明的日本漫画风格,造型则更怪异:虚构人物哥舒芸袒胸露腿,李世民的妹妹李世宁竟成了穿短裙的高校女生,硬是把民族化引向了荒唐的“恶搞文化”。 对民族化元素的挖掘和应用并不在于尽量多地把文化元素植入到文化产品中,而是通过对文化元素的应用从而表达出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愚公精神、屈原精神、长征精神、铁人精神、汶川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民族内涵的支柱。中国人有不同于外国人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表情语调、风俗习惯①,这些都是中国自己的特色。中国动画在对民族文化应用的同时,必须更深层次地挖掘民族本质的精神气质和民族特性,将自己的民族精神作为影片的内核去表现,赋予影片生命和灵魂。 2 吸取经验,寻求中国商业动画的发展出路 2.1 挖掘中国元素的核心内涵 好莱坞商业动画采用多元文化融合战略,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文化元素,利用高超的动画技术,尽情演绎了东、西方各国的不同经典故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成功的经验很值得中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