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传统再现单三部曲式中部与声布局
论传统再现单三部曲式中部与声布局
在传统有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和声布局中,中部因在整个单三部结构中音乐陈述的类型和曲式结构功能的类型不同,其和声的调性布局及材料使用和陈述类型较前后部分的写法更为多样化,文章就这一结构的和声布局进行探讨。单三部曲式结构;和声的功能;调性布局;和声布局;呈示性和声;展开性和声 J614A调式功能和声在西方传统曲式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和声布局也受曲式结构制约。其中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作为完整音乐形象的表现,在音乐作品中十分典型,其既作为独立的乐曲结构于大量音乐作品中使用,也常常作为其他曲式结构的某一部分使用。传统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中部大部分是将第一部分的音乐内容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也存在与第一部分的音乐内容进行对比的情况。在其和声布局中,和弦功能和进行调性布局的选择与安排,和声材料的处理与使用十分重要,下面仅对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中部和声布局进行探讨。
一、再现单三部曲式中部的结构类型
再现单三部曲式的中部按照曲式的功能可分为“展开”以及“对比”段落,与第一部分的“呈示”和第三部分的“再现”形成对比。按照再现单三部曲式中部音乐发展的不同,其还可分为三种类型:1.采用对比主题写作的单三部曲式;2.采用单一主题展开写作的单三部曲式;3.采用混合材料写作的单三部曲式。
采用对比主题写作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中部(简称对比中部):结构长度与单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大体一致,其内部结构常常较整块,多用完整的乐句句型结构。旋律材料以自己相对独立的新主题作为基础,与单三部曲式两端部分形成对比而构成“双主题结构”的单三部曲式。对比中部也可能插入第一部分的某些因素。其特点在于中段音乐的陈述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呈示性,同时又具有作为中间段落的某些不稳定因素,体现为和声和调性的不稳定或在结构节奏中的不稳定因素等方面。
采用单一主题展开写作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中部(简称发展中部):其结构长度与第一部分大体一致或略长,也有长达数倍的结构。其内部结构常常较为细碎化,各种周期、综合、分解的结构手法交替运用;常常表现出没有明显的乐句和段落划分现象。有些发展中部根据音乐的需要可能分成若干个不完整的段落。在多数情况下,单一主题展开的中段在和声和调性方面作展开性处理,将第一部分音乐主题的核心音调加以改变,进行分裂、模进等展开性延伸。
采用混合材料写作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中部(简称混合中部):其写法综合了以上“对比”与“展开”的形式。两者可能先后出现,也可能混合交织出现。结构长度可能由相当于段落规模的结构构成,或者其在展开和对比的规模上由两个或更多段落规模的结构构成。
二、再现单三部曲式中部的调性布局
大部分单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与中间部分会采用不同的调式调性布局进行对比。其调性布局可能是近关系调,也可能是远关系调。当第一部分在主调结束时,中部可能在属调或主调的属持续音上作展开发挥;如果第一部分结束在主调的属方向上和声或转到属调结束时,中部则可能从主调的下属方向开始作调性对比;如果中部不止用一个调性来发展音乐的主题,由于结构长度的限制,则调性的安排常常为原调下属方向的调性,然后再进入为再现部作准备的主调的属功能和声。
在以对比主题作为中部的单三部曲式中,音乐素材及和声配置一般采用呈示性写法,调性安排相对稳定,有时其整体是收拢性的结构, 但其内部也可能出现转调。调性的安排常常采用并置的关系直接进入新调。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比中部都有一个主要调性,但有时也表现出调式的不稳定性。在其末尾为再现做准备, 以平稳的手法过渡到曲式的主调。在以单一主题展开作为中部的单三部曲式中,调性则常常表现出不稳定的性质。常使用转调、离调、调性模进等调性转换的手法。调性的布局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往往会表现出作者自己的某些规律性布局。混合型中部的单三部曲式则综合了以上两种调性布局的特点,调性安排随音乐的需要而展开,表现出无规律性特点。
有再现单三部曲式的中部如果采用新调对置的写法进入,会给乐曲的音乐形象带来进一步的深化。例如格里格的《培尔?金特》(Op.46)中的《奥塞之死》,是带有长大结尾的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单三的第一部分建立在b小调上, 对比中部转到其属调升f小调,使发展中部悲伤的音乐情绪更为强烈。再如肖邦《玛祖卡》(Op.33,No.2)的第一部分是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 其第一部分是D大调,主题具有波兰民间库亚维亚克舞曲欢快的特点,发展中部转到属调A大调上,使音乐更加温暖,与整个乐曲中部忧郁的音乐形象形成对比。
中部常常使用转调乐段,但因为结构规模的影响,在调性上一般不进行强烈对比, 所以转调多以近关系调为主。例如在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中, 转调常在第一句句末或第二句句首的位置。调性变化会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手册模板.docx
- DIN 5480中文版渐开线花键2006.pdf
- 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含答案).pdf VIP
- 国开电大《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pdf
- 2025年3月-7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度计划表+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计划表格.doc VIP
- 高尔夫、活动赛事流程.doc VIP
- 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监督75页PPT.ppt
- 光纤通信系统第三版沈建华习题答案.pdf
- 住建部检查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表.pdf
-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医学高级)考试历年(2018-2023)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