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琼剧服饰和宗教服饰关系
论琼剧服饰和宗教服饰关系 摘 要:本文首先从文化融合的视角对海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水乳交融与异源同流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由文化的交融进而述及文化与服饰的关系问题,在兼论世界文化与服饰的基础之上着重论述了海南文化与海南服饰的关系,突出了我国汉唐服饰形神兼具的文化底蕴,最后论述了琼剧服饰与宗教服饰的异同,揭示了服虽略异、戏教同宗的海南戏曲文化与海南民族文化和谐同荣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琼剧服饰;宗教服饰;海南斋戏;关系
海南继建省成为特区,不仅经济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文化方面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做为海南文化佼佼者的琼剧,其发展和传播尤为重要。琼剧服饰色彩亮丽、种类繁多,亮色系中的明黄与深紫为其主色系,这一点与我国海南的宗教服饰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激发了我们深入探究二者关系的热情。我们发现,琼剧服饰与宗教服饰存在着某种类似,绝非单纯的偶然因素,而是琼剧长期受海南宗教文化影响的缘故,同时琼剧也从宗教文化中汲取了更多的内在养分,使得以服饰悦目的琼剧在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修养方面存在着诸多引人入胜之处。
1、海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交融
琼剧根植于我国宗教成份较为复杂的海南省,省内共计有多达7.9万余众的正式宗教人口,佛教约占总宗教人口的25.32%,伊斯兰教约占总宗教人口的10.13%,耶和华天主教人口约占总宗教人口的1.27%,耶和华基督教人口约占总宗教人口的50.63%,传统道教人口约占总宗教人口的12.65%。虽然佛教实际人口仅占五教人口总数的25.32%,但是,海南佛教的实际影响力却远远超过了其它五教之中的任何一教。可以说海南文化是在五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多民族融合、多宗教融合、多文化融合的特点使海南文化显得独特且别具一格,为文化和宗教的融合与和谐共处提供了宗教的形而上的支持,同时海南文化也为宗教文化扎根于海南提供了滋生的文化土壤。
谈及海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交融便自然而然地要提及观自在菩萨即俗称的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海南宗教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海南宗教文化中传播最为广泛且最具群众基础的宗教。众所周知,传统的观音菩萨的居所在“南海岸、南海南、紫竹林、洛迦山”,而据《华严经[1]。《华严经迦即指我国海南省三亚市以西四十公里处的历史悠久的南山寺。这也使得我国的海南拥有了与文化俱来的宗教土壤,同时更加促进了海南文化与海南宗教文化的一体化交融与共同发展。我国唐代的高僧大德鉴真大和尚在其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后,漂流至海南,并在南山寺布道传教,将我国鼎盛的汉唐文化与佛教文化一并带入了海南的传统文化之中,并与海南的本土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融合与相互渗透的影响。深究佛教与道教典籍就会发现观音菩萨亦即西游记的傲莱国中传说的可以“闻声救苦”的慈航道人,虽然现在普遍认为是纯佛教人物,但其实脱胎于传统道教中的慈航道人的观音菩萨实际上是亦佛亦道横跨佛道两界的跨界人物。无论是佛教人物还是道教人物,名称与塑像实质上都只是文化的化身而已,都是用来度化世人的手段与方法,其本质都是融于形式的文化象征,亦是宗教与文化的水乳交融之处。
“海南斋戏”不仅是琼剧的始祖,而且也是海南传统文化与艺术得以传承至今的“活的载体”,这种早已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剧艺术形式中的极具宗教仪式性的特色对海南文化,乃至琼剧艺术形式中的宗教色彩影响颇深。“斋戏”不仅在我国的海南传承至今,对我国整个南方都有较大影响,因此而在我国的戏剧界才有“北傩南斋”的说法。海南斋戏不仅是海南戏曲的原始形式,也是我国海南文化的原生态形式,其中的祭祀仪式、舞蹈、念唱、咒文等均原汁原味地保持了海南文化的独特的文化特征与艺术特征,其中的表演艺术、独特风格、系统化形式均保有可远溯至汉唐的盛世遗风。斋戏曾与粤剧、潮剧、汉剧并称为岭南四大戏曲,进而与岭南四大剧种中的其他三大剧种平分秋色。海南斋戏文化中的宗教性、仪式性较强,既极具汉代神韵,同时又兼具道家风骨,是海南文化与宗教的最完美的交融之处。
2、文化与服饰的关系
人类历经天造草昧到文明的不断演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与文化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服饰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文明标志之一,这也是“衣食住行”四大生活必需元素之中“衣”居其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服饰与文化一直与人类的演化与发展结伴同行,服饰既是人类劳动与生活的结晶,更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象征。所谓“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衣冠之于人类不啻于金饰之于佛陀。从服饰这一词汇诞生之日起,人类即已经将人类的物质生活的习俗,人类的精神文明的审美情趣,人类的个体差异之间的色彩爱好以及人类的文化情怀,人类的宗教理念,人类的思想心态等尽皆沉淀于服饰之中,形诸于服饰之中。因此,服饰所包囊着的其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内涵[2]。归根结底,文化才是服饰的根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F正谱长城谣声乐正谱钢琴伴奏五线谱子乐谱曲谱艺术歌曲歌谱音乐学院版.pdf
-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备案审查制度.pptx VIP
- 2016沪S204 排水管道图集.pdf
- 幼儿园课件:《花匠种花》.pptx
- (高清版)DB43∕T 2748-2023 蒸汽锅炉应急处置导则 .pdf VIP
- DB34T3924-2021水稻抗倒性鉴定方法.pdf
- 2025年焦作师专历年数学试题单招 .pdf VIP
- ISO IEC 22989-202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概念与术语.pdf
- 地质灾害与应急调查培训课件.pptx
- 【容联云通讯】全产品介绍材料V1.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