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葡萄育种.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葡萄育种

第三章 葡 萄 育 种 第一节 概况 一、国内外葡萄生产概况 1、栽培历史 最古老,有5—7千年以上,起源于地中海、黑海一带。 2、面积、产量 居首位,多年来一直位十大水果(葡萄grape、柑桔citrus、香蕉banana、苹果apple、杧果mongo、梨pear、菠萝pineapple、椰枣date、番木瓜papaya、油梨avocado)之首。(date指棕梠科的椰枣或枣椰或海枣或棕枣,枣子是Chinese date or jujube属鼠李科) 3、主要分布 地球南北都有。 以欧洲为最多,面积和产量均占全世界的70%左右,其中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前苏联等国占全世界的55%左右。 其次是亚洲,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十几,主产土耳其。 4、制酒葡萄生产国 意大利、法国、前苏联、阿根廷、西班牙,占世界的70%左右。 5、鲜食葡萄主产国 前苏联、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美国、保加利亚,占世界的60%左右。 6、制干葡萄主产国 土耳其、美国、希腊、伊朗、阿富汗、澳大利亚,占世界的90%左右。 7、人均年消费量 世界1.5—2㎏,国内0.5㎏(台湾1㎏) 8、二战后发展快的国家 美国、日本、泰国、新西兰、印度、台湾。 9、为何占这么大的比重 适应性强,除盐碱地、低洼地外,各类土壤都能栽种; 始果早,产量高,经济效益高; 营养价值高,用途广,其中酿葡萄酒是个重要因素,世界产量的81.5%用于酿酒,12%鲜食,6.5%制干、制汁。 二、我国葡萄发展概况 我们说葡萄起源于地中海、黑海一带,是指现今的栽培种,也就是欧亚种群。实际上我国也是葡萄的起源地之一,如东亚种群的30余种就原产于中国,只不过均属野生种。 那么,我国最初栽培葡萄便是引种。我国栽培葡萄的历史也不短,已有2000多年了。为什么发展这么慢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爱喝白酒,因而葡萄酒加工不可能发达,不能刺激葡萄的发展;二是经济落后,葡萄鲜食量小,也不能刺激葡萄的大发展。 我国葡萄是怎么发展的呢? 1、古代 根据文献记载,西汉张骞从大宛国即现今乌兹别克共和国费尔干纳带回葡萄种子在我国陕西长安种植,这是我国从国外引种葡萄的开始。我国原产的一些葡萄品种如龙眼、瓶儿、红鸡心、白鸡心等,在许多特征特性上都与欧洲葡萄的东方品种群相同或相似,因而有理由认为,这些品种是张骞或其以后的人们从“丝绸之路”引入的葡萄种子,在我国条件下长期实生驯化和人工选择的产物。我国内地葡萄栽培最先是在陕西开始,以后渐及山西、河北和其他地区。 2、近代 1840年以后,西方传教士从欧洲带来了一些葡萄品种,在教堂内外的小块地上栽植,在生产上没有得到推广。 我国有计划的葡萄引种始于19世纪末。1892年山东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从法国、意大利引入120多个酿酒葡萄品种,共计25万株,其中有赤霞珠、琼州牧、雷司令、琼瑶浆、长相思(缩维浓)、紫北塞等。 3、现代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我国从前苏联和东欧匈牙利等国家,先后引入大量葡萄品种。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我国又从欧洲引入了大量的葡萄品种。引种对丰富我国葡萄品种资源和促进葡萄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自5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葡萄杂交育种工作。吉林省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西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通过杂交育种,先后育成了北醇、公酿1号、公酿2号、北玫、北红、京早晶、早红、早玫瑰、玫康等品种。 山东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是解放后我国成立的专门从事葡萄科学研究机构,已选育出早黄、脆红、红香应等鲜食和梅露、泉白等酿酒新品种。 三、当前品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老产区(东北、华北、新疆)品种少,产品单一,须继续开展引种与杂交育种工作。 2、缺乏含糖量高,抗病性强的酿酒品种。 3、缺乏良种化的鲜食、酿酒商品基地和良种苗木基地,良种繁育制度不健全,品种混乱。 4、江南各省缺乏抗高温多湿、抗病、优质的鲜食和酿酒品种。 5、江南各省缺乏葡萄栽培技术力量及酿酒工艺。 四、世界葡萄良种进展 (一)传统的葡萄品种改良技术 1、无性系选育 现在世界上一些葡萄生产国对葡萄无性系选种非常重视,其做法是: 从母本园中选优良单株(选择三年)—入选单株每株无性繁殖10-20株→建立无性系第一代并进行选择(三年)—优中选优,单株繁殖60-100株→建立无性系第二代并进行选择(三年)—再优中选优→表现特别好的家系或单株鉴定、推广。 这是国际上葡萄无性系选种的通用程序,选种的步骤可以是一致的,而选种方向、目的则是各式各样的。 2、杂交育种 19世纪下半叶,根瘤蚜几乎毁了法国的许多葡萄园,之后又蔓延到欧洲的其他国家。法国政府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育种计划,其中包括引进美洲种质资源,抗根瘤蚜和真菌病害的品种的培育,该计划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由于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