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

专业代码:B070402 准考证号:000211307350 贵州师范大学(独立本科段) 毕 业 论 文 题 目:浅议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 学 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生物教育 姓 名:林君楠 指导教师:杨珺 完成时间:2013年3月 浅议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 林君楠 摘 要:大熊猫属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动物,拉丁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我国特有的珍惜濒危物种,在地球上至少存活800万年。本文阐述了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另外,阐述了近代人类的森林砍伐、道路建设、农林扩展、旅游开发、猎杀等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大熊猫生存的影响及对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字:人类活动;栖息地;法律政策;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自1869年被发现并定名以来已有134年。由于人口增长对土地需求造成的压力,近半个世纪以来,大熊猫的栖息地已从原来的5万㎞2到1万㎞2,并被隔离在20余个岛屿状生境内,每个小种群数量都不多,总的种群数量也减少到1000只左右。它已成为珍惜濒危动植物保护中的旗舰动物,对它的研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野生动物保护。 1 大熊猫生活环境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非常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 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平方千米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巢域内,雌体间的巢域不重叠。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上的50种竹类,偶尔食用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要到泉水或溪流去饮水。 2 大熊猫生活习性 大熊猫主食竹子,大熊猫属于杂食动物,除了竹子以外非常喜欢吃苹果。也嗜爱饮水,还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谷中去饮水,然后返回家园。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它们到了溪边,以舔吸的方式饮水,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浅坑舔饮。 3 大熊猫种群现状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大熊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左右,共有7个县;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的调查,目前全国有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数量161只。大熊猫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调查报告,现在已经确认将大熊猫秦岭种群认定为大熊猫新亚种。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地域上已经分隔5万年之久,外形上秦岭大熊猫头部较圆。目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有273只。 4 大熊猫濒危原因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更新世时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16个省市,南至缅甸和越南北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也有一些残存的分布点。这一演变说明了人类的资源开发和经济活动半径的扩大对大熊猫分布的明显影响。大熊猫分布区大面积减少大约开始于1000多年以前,而急剧减少则是最近100—200年的事。直到19世纪中叶,湖北北部、湖南西部和四川东部地区均有大熊猫分布。而现在这些地区的大熊猫已经全部灭绝。 在最近100—200年内,气候并没有大的变动,也没有对大熊猫生存有威胁的大的自然灾害发生,造成大熊猫分布区和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只能归结于人类对那些地区的开发和利用。由于人类的开发,使得适宜大熊猫生存的栖息地的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同时大熊猫种群因栖息地的割裂而成为各自分离的小种群,随着种群数量的减小,物种灭绝的风险大大增加。这可能是造成大熊猫种群在近100—200内濒危的主要原因。 4.1 竹子开花对大熊猫的影响 竹子开花对大熊猫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竹子开花并没有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威胁,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大熊猫具有了适应竹子周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