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教育——从认识高血压的诊断及危害开始.pdfVIP

高血压患者教育——从认识高血压的诊断及危害开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血压患者教育——从认识高血压的诊断及危害开始

医脉通指南 高血压患者教育 ——从认识高血压的诊断及危害开始 讲者: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朱鼎良 非同日三次测量上臂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即可考虑为 高血压。持续的血压升高会造成多个靶器官损害,血压越高,病程越长,伴随的危险因素越 多,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就越严重,而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也就越高。此次《中国高血压患者 教育指南》培训专题会上,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朱鼎良教授重点介绍了高血压的危害,强调 了高血压患者教育须使患者明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的重要性。 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 如何早期发现和确诊高血压 对多数患者而言,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不少患者根本 不知道自己血压高,是体检或偶尔测血压时才发现血压升高。许多患者是在发生心脏病、卒 中、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时才知道自己的血压高。因此,高血压又被称为“无声杀手”。高 血压会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眼底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及临床并发症,这些脏器被称为 高血压的靶器官。一旦发生并发症,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 建议血压正常的成人每两年至少测 1 次血压,易患高血压者每半年至少测 1 次。有头 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心悸、气促、胸闷、肥胖、打鼾、乏力、记忆力减退、肢体 无力或麻痹、夜尿增多、泡沫尿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血压升高,应尽快就诊。 有关高血压的体格检查包括:正确测量血压和心率,必要时测定立卧位血压和四肢血压; 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全面的心肺检查,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 测量体质指数(BMI)、腰围及臀围;触诊甲状腺;检查有无肾脏增大或肿块等。 高血压患者须进行哪些实验室检查 基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钾(钠、氯)、血肌 酐、尿酸、血脂、血糖、心电图、胸片等。为了解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情况,必要时选 择下列检查。① 心脏: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心脏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放 射性核素显像等;② 脑:脑血管多普勒超声、脑血管造影、颅脑CT 和磁共振成像;③ 肾: 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肾脏超声;④ 血管:颈动脉超声、下肢动脉(尤 其对吸烟和肥胖者)超声、踝肱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⑤ 眼底视网膜血管是体内 唯一可以直接看到的活体血管,是观察全身血管损伤程度的窗口,视网膜小动脉的变化可提 医脉通指南 示全身小动脉,特别是脑部小动脉病变程度。 年轻患者,难治性高血压,阵发性头痛、心悸、多汗,贫血浮肿、突然消瘦、小剂量利 尿剂即出现低钾并伴有肢体无力或麻痹等症状者,应进行一些特殊血、尿检查、腹部超声、 CT、造影、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查明是否有继发性高血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应考虑粥样 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的可能。 高血压的危害及评估 持续的血压升高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损害,严重时发生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 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临床并发症。 血压越高、病程越长,生活方式越不健康,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靶器官损害的程度越 严重,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大。血压从115/75 mmHg 起,收缩压每升高20 mmHg,或舒张 压每升高 10 mmHg,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就增加1 倍。50 岁以 前,舒张压高的危险性较大,而50 岁以后,收缩压的危害更为重要。不仅血压水平的高低 有影响,且血压的波动性越大,危害越高;清晨和夜间的高血压,都会导致靶器官损害及临 床事件的发生。 总体危险是指个体所有危险因素致病作用的总和导致该个体发生该病(或死于该病)的 危险程度。心血管病总体危险评估是检出高危个体、确定干预目标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对心 血管病进行早期预防干预和在广大人群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吸烟、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缺少 运动、家族史、男性、年龄增加等。 心血管病总体危险评估有两种方法。① 半定量法:根据血压水平、其他危险因素(年 龄男>55 岁、女>65 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缺少运动、高同 型半胱氨酸血症)、靶器官损害和已患相关疾病等指标将总体危险分为低、中、高危。② 评 分表法:根据我国6 万自然人群近20 年的心血管发病、死亡和危险因素前瞻性列队研究建 立的危险预测模型估算,分3 步进行评估(图)。 医脉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