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莫言《红高粱家族》中冲破读者预期解读.docVIP

对莫言《红高粱家族》中冲破读者预期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莫言《红高粱家族》中冲破读者预期解读

对莫言《红高粱家族》中冲破读者预期解读   作者简介:李玲(1989-),女,汉族,重庆梁平人,学生,文学硕士在读,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说到莫言,我想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大家对莫言的了解大抵还是从他的作品开始的。在其作品中,莫言通透的感觉、奇异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精神、汪洋恣意的语言天才,以及他对叙事探索的持久热情,使他的小说成了当代文学变革旅程中的醒目界碑。他的作品里处处有意想不到,处处让读者有所期待。本文将从写作风格、对死亡话题的解读以及语言表达三个方面阐述莫言《红高粱家族》中冲破读者预期的具体表现以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莫言;《红高粱家族》;冲破读者预期 众所周知,中国作家莫言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很多作品都深为人们的喜爱。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成了电影,这在国际国内影响甚大。本文,就是以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冲破读者预期以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效果的解读。它们分别是:莫言在写作风格上的新颖;他对死亡主题的独特描写以及犀利的语言与丰富的想象力的刻画。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是在文本的演化过程三阶段中,莫言对于第三个阶段的运用最为突出:即创造性的转化阶段。莫言以其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敏锐观察、对他人作品及成就的继承与创造、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及贡献使得他的作品生命力繁盛不衰,既将不同年龄、身份、社会制度的读者视为上帝,也反过来引导读者们产生阅读期待。 一、写作风格上有新颖之处 一方面,莫言的作品,与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川端康成的大写感官感受相比,又增加了消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莫言曾较深地受到美国作家福克纳和拉美作家马尔克斯的影响,从他们那里大胆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他在《红高粱家族》中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把整个故事讲述得非常自由、散漫。但这种看来任意的讲述却是统领在作家的主体情绪之下,与作品中那种生机勃勃的自由精神暗暗相合。作品虽然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背景,描写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但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以往抗战题材的小说给人的感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强烈对比,塑造的是几乎完美的正义的爱国英雄。而《红高粱家族》中塑造的一系列抗日的英雄,是正义与邪恶双重身份的化身,除去了传统意识形态二元对立式的正反人物概念,他们是一群独特的,只属于红高粱地的英雄,有着鲜活的生命与人性。比如把作为“我爷爷”出场的余占鳌写成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两重身份,并在他的性格中极力渲染出了一种粗野、狂暴而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激情的民间色彩。 二、对于死亡主题的解读 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生命终结。但是在莫言的笔下死亡的现实意义很浓。对莫言而言,死亡不是让人惧怕的,而是可以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激发人的最大生存价值。正是生与死的二元对立关系促使人们去演绎无尽绚烂的生和庄严肃穆的死。前面提到,莫言在创作手法上很具先锋性、独特性,总能使读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接下来对死亡话题的描写中,我将用“意象”、“张力”、“重复”等角度解读其对死亡技巧的描写,以及此技巧演示下的深层意蕴。《红高粱》中有几处描写死亡的地方值得一提,一处是罗汉大叔被剐时那幅场面的描写,除了描写时所用的独特细腻的语言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外,其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古今中外的有关死亡的小说中,只有莫言《红高粱》中罗汉大叔被活剐后“肉跳、肉蹦,像只褪皮后的大青蛙。”①这么细腻的描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这也许也是很多读者意想不到的,刺激性的张力很大。第二处,是莫言在书写“我奶奶”与王文义妻子被日本人机枪射杀的场景:“奶奶倒地后,王文义妻子那颗长方形的头颅上,迸出了红黄相间的液体,溅得好远好远,溅到了堤下的高粱上。父亲看到这个小个子女人中弹之后,后退一步,身体一仄,歪在了堤南边,又滚到河床上。她挑来的那担绿豆汤,一桶倾倒,另一桶也倾倒,汤汁淋漓,如同英雄血②。”在这段话中作者先后以叙述人的客观视角和父亲的视角衔接论述仆地场景,同时又不断以重复和丰富的形象词汇加强气势,突破并超越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滔滔不绝、大肆铺陈,形成了暴力的狂放风格。 三、语言表达上的瑰丽神奇 莫言在这部小说中还显示出了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他不仅运用了很多辱骂词语,而且还运用了大量充满力的想象力且总有点违背常理的比喻和通感,因此就给读者一种瑰丽神奇的语言表达特点,大大地冲击着读者的预期。值得一提的是,莫言的辱骂,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语言暴力,例如,余占鳌和敌人血拼接近尾声的时候,面对冷队长装模做样的赶来支持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他只有一句,“狗娘养的!”既是反对冷队长的狡诈,又是对死去兄弟打抱不平。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