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行腔韵味
试论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行腔韵味 摘要: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根植于中国辽阔的土地之上,生成于丰富的文化氛围之中,经过几千年的磨砺而自成体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风格。其中,民族声乐表演的“韵味”是其精华所在,它主要表现在民族性的方言衬词、唱腔润腔、演唱风格和表演神韵等方面。本文将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特点谈起,将其“韵味”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民族声乐;韵味;色泽;语言;唱腔;风格;表演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87-3
前言
民族声乐艺术是一种根植于本民族土壤,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深受广大人民所喜爱的声乐艺术。中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以丰富的体裁、多彩的风格、复杂的技巧、细腻的表现和古老的文化而独树一帜,自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在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长河之中,民族声乐艺术传承了几千年来传统民族声乐的风格与技巧,是中国艺术的延流与发展。它常常是根据我国民族方言的吐字发音,在地道民歌的自然唱法、说唱、戏曲唱腔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小调、号子、山歌等各种风格的音乐体裁。我国的民族声乐与其他民族声乐相比又具有鲜明的“色泽”。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辽阔,文化底蕴各不相同,这就孕育出了不同“味道”的民歌来,而这些“味道”则成了我国民族声乐的重要标志。我国的民族声乐在不同的地区体现不同的唱腔音调与风格,这些风格特点也并不是抽象的,可以具体地感知到,它融合在民族音乐的方言、调式、音色、润腔、演技等多方面。于上种种鲜明的特点都可凝结于“韵味”一词之中,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
腔韵,是乐曲中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因而也是最具特性的腔调。明代朱载?对“腔韵”阐释为:观诸家所著乐书,凡数十万言,其辞非不富也,然于乐之本旨犹昧。其论歌谱,舍腔韵之抑扬,而取五行之生克。其论舞谱,舍功能之形客,而取日躔之方位。附会穿凿,不亦甚乎!①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唱腔悠长舒缓,气息绵长,意境开阔,旋律极富装饰性,体现了草原地域的广阔;西南少数民族的唱腔灵活多样,色彩富于明快的特征;西北信天游的唱腔苍茫,粗犷,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刚毅,包含着沉郁与顿挫;江南的唯美唱腔温婉细腻且娇小玲珑。
在民歌中,腔韵的音乐形态主要表现为特殊旋律的音调,组合而成的节奏型和基本定格的落音。山西民歌《绣荷包》的腔韵就是由窄腔韵音列音高do―中音la―sol 和宽腔音列la―mi―re组合而成,体现了柔婉的感情特点。又如晋北民歌《走西口》腔韵的节奏型由紧紧紧,紧紧松,紧松组合而成(即前16后8,大切分等音型),具有不断推进的动力。说到落音,声乐的落音与诗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对每句末一字之平仄有一定规式相适应,尤其是腔韵所在的落音不能变。②如在地方传统的民族音乐中,人们会用一个三声音阶行腔为歌,在旋律中,这三声音阶或四声音阶就是民歌旋律的基本腔。民歌手按这些音“以腔从词”地配歌词进行边创腔边演唱,其旋律的三个高低不同的音与歌词的字调相结合,既有歌腔的婉转起伏,也有歌词的韵律节拍。③
在戏曲音乐中,唱腔是与文学、表演紧密相连的,与唱词和演唱也有密切的联系。唱腔的歌词往往比较长,搭句、衬句多种多样,拖腔、过门也比较繁多。下面以苏吴音乐文化区民歌的腔韵特点为例说明。该地区的民歌旋律以级进为主,润腔丰富,装饰音多而细密,曲调的主要风格曲折婉转、圆润细腻。昆曲、锡剧等戏曲的唱腔多以五声音阶为主,基本不出现大跳音程,其风格大致上体现柔美、委婉、抒情等特点。太湖一带的渔鼓花鼓,其渔姑的动作柔美、圆润,举手投足都要无棱无角。如昆曲《金雀记“太师引”,开头的“顿心惊”用高音do―la重复的小三度腔音列一字一拍地唱出,以此来表达剧中人惊讶、疑惑的情绪,这就成为了该曲牌的特征性腔韵。而且,不同内容结构的唱词,用具有不同表情功能的腔韵来表现。内容单纯的唱词用单一性的腔韵来歌唱,而内容较丰富的唱词则用不同的唱腔来表现不同的情绪。④昆曲被称作“水磨调”,就是在于其多变的唱腔和耐人寻味的音色。
二、“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民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从而影响着各个民族声乐音调的差异。在宁夏、甘肃、山西、陕西等地区,人们表情达意是通过山与山之间喊歌的形式。最具特色的两类民歌是信天游和花儿。江南是鱼米之乡,水的环绕使该地区的民歌自然柔美婉转。而且江南民歌与当地的戏曲多有联系,所以音调中带有很明显的锡剧、评弹、越剧、黄梅戏的风格,曲调十分细腻。如在福建南音《当初贫》中,它的句末使用了低短韵的旋律,音调具有叙述性的特点。至“我夫”时,以低长韵来表达演唱者深深的感叹,这种音调表达出了悠长、委婉的特点。到了“怎也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