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家音乐会曲目选取和形象塑造.docVIP

论钢琴家音乐会曲目选取和形象塑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钢琴家音乐会曲目选取和形象塑造

论钢琴家音乐会曲目选取和形象塑造   摘 要:本文通过近年优秀钢琴独奏音乐会曲目单以及引经据典,对节目单曲目的选择进行剖析,同时通过曲目的选择对艺术家自我形象的塑造进行解读。 关键词:曲目选取;自我形象塑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080-02 一、关于节目单曲目 曲目一词源自拉丁文“repertorium”,意为详细目录、常备剧目、一览表等。曲目量可以上至巴洛克下至现代派,而钢琴曲目的曲目量亦是数量之巨,相对优秀作品也是数量之大,对于一个演奏家来说即使倾其毕生也不能完全掌握全部,只能做到沧海一粟。一场好的音乐会如同一席丰富的音乐菜肴,而曲目就是这席菜肴的菜单。有人曾说过“如果一场音乐会连续弹六首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如同请客人吃六道牛排!”因此,一些好的“菜单”往往会有开胃菜、主菜、配菜和饭后甜点。因此,笔者认为一份好的“菜单”往往反映了“厨子”厨艺的水平以及营养的搭配。同样,在笔者准备去听一些陌生的外国年轻钢琴家现场音乐会前,也常常通过看他们所选取曲目的节目单,来做一个预判,有时会因曲目太过熟悉没有新鲜感而选择放弃去听,也会因曲目要求过高、压力太大而选择放弃。当然曲目的选取方面在钢琴家年龄的增长的前提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也受到体力等方面的限制。因此,曲目单的作用不仅为听众提供了方便,也为研究提供了范本。下面笔者将从近年聆听几十场钢琴独奏会挑选几场,曲目和钢琴家都具代表性的音乐会,对钢琴家曲目选取进行讨论,以供读者参考。 二、曲目选取与自我形象塑造讨论 (一)“混搭”曲目,风格迥异 20世纪著名钢琴大师霍洛维茨曾说过:“我希望节目有反差,反差,还是反差。”在他的音乐会现场我们能听到不同风格的音乐,同时将曲目合理安排顺序,将整场音乐会一步步推向高潮。因此,“混搭”风可以使我们领略不同的风格的作品,同时对钢琴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不会以偏概全。 下面是John Lill(里尔)于2013年7月14日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曲目单。 F大调奏鸣曲 K.332莫扎特 曲 威尼斯狂欢节,Op.26 舒曼 曲 托卡塔Op.11 普罗科菲耶夫 曲 ――中场休息―― 三首间奏曲 Op.117 勃拉姆斯 曲 C小调奏鸣曲“华尔斯坦”Op.53 贝多芬 曲 ――返场―― 升D小调练习曲 Op.8 No.12 斯克里亚宾 曲 这套“混搭”的曲目很棒,实实在在将不同风格的曲目全部涵盖进去了。上半场先以莫扎特奏鸣曲开场,很多钢琴家开场用一些所谓技术并不复杂的曲目用来热身以尽快进入状态,本以为里尔会用它来“热手”,可一上手如珍珠般玲珑剔透,阳光般温暖活泼,浑然天成,让笔者直接感受到了钢琴家的实力不凡,整场音乐会也并不会使人感到疲惫,循序渐进,一口气听毕。作为英国钢琴家的佼佼者里尔,也是许多顶级音乐学院的研究员。这种既有优良的演奏水准又有学术研究的钢琴家的确值得一听, 且每次聆听这种钢琴家的音乐会往往都会有新的心得与妙趣。下半场音乐会同样以短小的间奏曲开头,不会让人一下子因休息后的不适。上半场的最后一曲普罗科菲耶夫的托卡塔与下半场的最后一曲贝多芬的华尔斯坦分别将上下两场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音乐会订票前里尔的曲目单最后一首曲目本是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后来在订票时换成了同样是作曲家贝多芬的一首奏鸣曲“华尔斯坦”(黎明),因为在2013年上半年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钢琴家似乎都约好了似得弹热情,因此里尔大胆的换曲,并非因为害怕与其他人“撞衫”,也同样出于选曲的多样性的缘故,将同样令人振奋的贝多芬巨作华尔斯坦呈现给听众。这场音乐会的选曲真是令人叫好,以奏鸣曲式开场,又以奏鸣曲式结束,可谓首尾照应,富有逻辑。最后以俄罗斯学派代表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的一首练习曲作结,让听众在波涛汹涌的热血中听完这场完美的独奏音乐会,度过难忘的夜晚。 这种“混搭”也有变体,同一作曲家演奏多曲,有的是不同时期如早期、中期、晚期,或者是同一时期作品,但都是要表达曲目内涵的多样性,以展现钢琴家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下面是陈宏宽于2013年5月16日在中山音乐堂的钢琴独奏会曲目单。 夜曲 Op.62 No.1 肖邦 曲 夜曲 Op.62 No.2 肖邦 曲 降A大调幻想波罗乃兹 Op.61 肖邦 曲 夜之幽灵 拉威尔 曲 ――中场休息―― B小调钢琴奏鸣曲 S.178 李斯特 曲 ――返场―― 彼得拉克十四行诗 S.104 李斯特 曲 这套曲目对听众的要求较高,上场以两首肖邦夜曲开场,而且上半场的肖邦曲目均是晚期的作品,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