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负面新闻_井喷报道_的危害与出路
负面新闻“井喷报道”的危害与出路孙 璐[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37-1330/G4(2014)8-030-4[内容提要]近年来,媒体的报道呈现出一种现象:一起负面事件一经曝光引起轰动后,紧接着一段时间,同类性质的类似事件的报道在各种媒体上层出不穷。此报道现象可称为负面新闻的“井喷报道”。新媒体环境下的“围观文化”、媒介市场化助推了这种报道现象的产生,带来了媒介恐慌、阅听污染等负面影响。走出这种报道困境,需要媒体在报道时注重平衡原则和创新意识,也需要受众素养的提升和媒介环境的优化。[关键词]负面新闻井喷报道围观文化媒介恐慌平衡报道一.负面新闻的“井喷报道”的狂欢时,“井喷”也有火爆、热门、呈几何倍数增长的意思。本文中,笔者将围绕某一负面事件为中心,在中心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时间段里(通常为一个月左右),各类媒体扎堆报道各种相似事件的报道方式称为负面新闻的“井喷报道”。它是近年来媒体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报道现象、方式或报道模式。(如图1所示)“井喷报道”不是不同媒体集中聚焦同一新闻事件的跟风报道,而是短时间内围绕中心事件,进行的横向拓展式的扎堆报道。犹如从井中快速喷出的流体以井口为中心快速四散开来,形成报道的井喷之势,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井喷报道现象一般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传播路径:以中心事件向四周做横向扩散。这种报道现象的每次出现,都是先由一件热点新闻事件(比如事件A)引发,作为“井喷”的源头,媒体以A事件为中心事件,围绕A事件做同类性质的相似事件的横向扩散报道,以利用A事件的显著性或是抓住事件中某些敏感的关键词大做文章。2.中心事件多为负面新闻。容易成为记者类比扎堆报道的新闻事件,大多是涉及伤亡、道德败坏、贪污犯罪等负面新闻,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大众的关注,甚至是舆论的激愤。3.引起广泛的社会舆论。媒体围绕某一中心事件进行扎堆报道,是因为这些事件往往都正处于舆论的风尖浪口,是大众谈论的焦点。媒体抓住这一眼球(一)目不暇接的相似事件的报道2013年,媒体报道了海南万宁校长带学生开房事件,一时舆论哗然,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紧接着一段时间,打开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介工具,可以看到接二连三的各地教育工作者性侵儿童的报道。2011年甘肃正宁一幼儿园的校车事故被报道后,紧接着目不暇接的校车事故见诸报端,给大众带来了“全国各地都在发生校车事故”的直观感受,迅速引起了全社会对校车安全以及社会管理的舆论热议,2011年被冠以了“校车元年”的说法。再到2012年“危险电梯坠楼事件”,去年的“复旦投毒案”、“埃及神庙到此一游”事件??近年来,我国媒体的报道明显地呈现出一种现象:一起负面事件一经曝光引起轰动后,紧接着一段时间,各类媒体纷纷对同类性质的相似事件进行大规模地扎堆报道。(二)负面新闻的“井喷报道”笔者针对这种报道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研究,选取了2011年至今5起较典型的类比扎堆报道,以新浪网、人民网为新闻源进行了不完全统计(见表1):“井喷”原指在开采石油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地层中的流体喷出地面的现象,非常危险。同现代视听/30效应,紧锣密鼓的挖掘相似事件,从而在每日海量的新闻中,借助已成为热点的关键词,迅速吸引受众的关注与评论。4.蜂拥而至,又一哄而散。每次中心事件发生后,媒体上报道的相似事件通常会在10天左右这一周期内层出不穷,一般持续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之后围绕A事件的扎堆报道会迅速销声匿迹,媒体会转向日常的报道运作,或是对下一个新闻热点的追踪。通过微博等渠道转发共享、发表评论,越是热门的事件就越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井喷报道”中媒体正是掌握了大众的“围观”心理,当极具新闻感召力的中心事件触发之时,借助该事件的影响力和相似的关键字,抢先制造“围观”态势,最大化的吸引“围观”大众的注意力。2.网络议题设置下,把关人身份的模糊如今,网络媒介在新闻传播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表1 五起典型的负面新闻“井喷报道”统计二.负面新闻“井喷报道”频繁涌现的原因(一)新媒体环境造就新的报道模式这种新的报道模式的出现和新媒体的发展是分不开的。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微博快速发展并于2011年趋向成熟,成为人们信息获取和共享的重要渠道,也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报道运作。1.“围观文化”助推“围观报道”微博这种兼具社交性和公共性的新媒体,以及其海量快捷的滚动信息,造就当今“围观文化”的时代特征——对于某一热点事件,受众迅速聚集关注,并图1“井喷报道”示意图(图中半径为距离中心事件发生时间)现代视听/31中心事件类似报道的主要报道时间段及报道量主要类似事件的报道引发后果2011.11.6甘肃校车事故11.16—12.30(共46天)各类媒体至少共报道13起不同的校车事故辽宁宝山校车侧翻、河南濮阳校车打滑、江苏丰县校车侧翻、广东佛山校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