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电源第二次课
第二节 化学电源概论 材料学院:王雷 化学电源的发展背景 1、可以和多种能源结合使用 2、实践证明,在已经开发的各种能源中,电能是最洁净最方便的能源形式 3、由“太阳能 水(电解) 氢能 电能”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最理想的。 化学电源概论 1.化学电源的定义和发展史 2.化学电源的性能 3.化学电源的结构 4.化学电源的分类 5.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6.化学电源的应用 化学电源的定义 化学电源是一种直接把化学能转变成低压直流电能的装置 。 化学电源的发展史 化学电源的发展史 1836年Daniel对伏打电池进行了改良,设计出了丹尼尔电池。该电池用硫酸酸性的硫酸锌水溶液与硫酸铜溶液代替稀硫酸溶液,用硫酸铜作正极的去极化剂,在其间加一个多孔性隔板构成的。 1859年,普兰特发明试制成功了铅-酸电池。它是最早得到应用的可充电电池(蓄电池)。 1868年,法国工程师勒克朗谢研制成功以氯化铵为电解质为溶液的锌-二氧化锰电池,并得到了应用。 1888年,加斯纳(Gassner)作进一步的改进,制出了携带方便的锌二氧化锰干电池,其用途更加广泛。经过200多年至今仍主要生成这种形式的干电池。 1895年,琼格(Junger)发明了镉-镍电池。 化学电源的发展史 1901年,发明镍-铁电池,在二次大战前曾被广泛应用。 1990年前后发明了锂离子蓄电池,1991年锂离子电池实现商业化。 1995年发明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999年开始商业化。 1839年,英国人格罗夫(W.Grove)通过将水的电解过程逆转而发现了燃料电池的原理,他用镀制的铂作电极,以氢为燃料,氧为氧化剂。 1889年英国人蒙德和郎格尔首先提出了燃料电池这个名称。 20世纪60年代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研制成功了阿波罗登月飞船上作为主电源的燃料电池系统。 化学电源的性能 1.比容量 电池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可以从电池获得的电量. 法拉第定律:Q=nmoF Q=mZF/M n 为得失电子数; mo为参加反应的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 ⒈ 在电极界面上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⒉ 通电于若干个电解池串联的线路中,当所取的基本粒子的荷电数相同时,在各个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其物质的量相同,析出物质的质量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 一个电子的电量:-1.60×10-19C 1mol电子的电量:1F= -1.60×10-19×6.02×1023C = -96485C 库仑的定义:1C=1A·s 比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所给出的容量. 质量比容量 体积比容量 Cv=Co/V 2.比能量: 电池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对外作功所能输出的电能. 比能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电池所给出的能量. 3.比功率 电池的功率:是电池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电池输出的电能. 比功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电池所能输出的功率. P=W/t=IE 4. 原电池电动势: 5.电池的内阻(Ri)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欧姆电阻(R Ω),二是极化电阻(Rf) 6.开路电压和工作电压 开路电压E和工作电压Ucc UocE Ucc=E-IRi=E-I(RΩ+Rf) 化学电源的结构 化学电源的结构 电极 电解质 隔膜 外壳 电极组成 一般电极的组成: 活性物质-参加成流反应 导电骨架-集流体或集电体 少量添加剂-如缓蚀剂等 燃料电池电极的组成: 活性物质-有电池外部连续供应的 导电骨架-双极板 催化剂-铂碳等 电极活性物质 电极活性物质是正极和负极中参加反应并形成电流的物质,它是决定化学电源性能的重要部分。 选择原则: 1、电负性;(负极电负性越小,正极电负性越大) 2、原子量和密度;(活性物质的原子量和密度越小,电池的质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越大,输出功率越高。) 3、电极反应极化率; 4、化学稳定性;(电极活性物质在电解液中的化学稳定性越高,电池的寿命和储存性能越好) 5、电子导电性;(电子的导电性越好。电池的电阻极化越小) 负极活性物质的选择: 首先选择元素周期表中左上方的锂、钠和钾等金属元素作为负极材料。钾价格昂贵,而且高温时蒸汽压高,不适合作为负极活性材料。钠比钾好,锂价格适中,电负性和密度比其它的碱金属小的多。 在非水性电解质中,用金属锂可以获得高能化学电源。当水溶液为电解质时,和水反应受到限制,因此,选择析氢过电位高的金属元素。如锌、铅和镉等 燃料电池以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