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挖掘本土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挖掘本土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以殷夫文化为突破口,做好三篇文章
[摘要] 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殷夫文化为突破口,做好三篇文章:一,挖掘殷夫文化,丰富校园文化资源;二,挖掘课堂教学资源,构建综合实践活动体系;三,建立科学评价制度,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性。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殷夫文化 三篇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新亮点,但现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统一教材,没有教参,没有专职教师,让老师步履蹒跚,摸不着头脑,在绝大多数的农村中学又面临经费紧、培训少、实施难、设备差等困难,怎样全面继续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进一步完善这一门课程,探索出一条将综合实践活动理念转变为可操作的一套完整规程,使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逐步走向“常态化”,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因为我校地处殷夫的出生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下面就我校以殷夫文化为突破口,做好三篇文章,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做的一些探索谈谈自己的想法。
文章一:挖掘殷夫文化,丰富校园文化资源。
学校本身就是一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是教育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我校是以著名“左联”诗人殷夫命名的,殷夫故居就在学校隔壁,这本身是一笔教育学生的重大资源。
1、以殷夫文化为突破口,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殷夫(1900—1931年),诗人。原名徐祖华,笔名殷夫、白莽,浙江象山人。早年在象山高小读书。1923年起先后就读于上海民立中学、浦东中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27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出狱后,继续投身革命活动。1928年参加太阳社。同年秋天再次被捕,出狱后从事青年工人运动。1929年第三次被捕,出狱后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干事,参与编辑《列宁青年》。1930年加入左联。1931年1月17日被捕,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于上海龙华。为左联五烈士之一。所作诗歌结集的有《孩儿塔》,生前未能出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出版了《殷夫选集》、《殷夫诗文选集》、《殷夫集》等。 殷夫故居位于象山县大徐,是殷夫出生和幼年生活的地方,在殷夫牺牲60周年之际进行修缮。如今,殷夫故居显得更加清逸静致,东大房辟为殷夫事迹陈列室,当年殷夫种植蔬菜的后园,建成庭园式碑廊,邀请全国著名书法家题写殷夫革命诗句,勒石刻碑,永志纪念。创办特色,丰富校园生活。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发展。我校结合实际,开展棋类美术、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自主选修,自愿参与。校级篮球队、田径队等也积极开展训练。通过这些兴趣小组活动,丰富了第二课堂,使校园生活更具吸引力,学校学生都选修一项或几项适合自身特长的活动课,参与活动率达100%。学校还定期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地、健康地、全面地、富有个性地成长。教育部《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7 — 9 年级) ( 征求意见稿 ) 》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 ” 。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存在明显偏差。一是仍以知识为本位,过分看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知识,得出了什么结论,忽略了对活动的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及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以及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二是评价偏重于结果,把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唯一内容。将口头汇报的“成果”作为评价的导向,忽略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认识水平、认识方法的评价。为此, 要切实注重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活动效果评价的定位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生发展为中心。
综合实践活动效果的评价的多元性要求评价遵循“预期发展理论”:“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不同阶段的状况;关注学生不同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关注过程评价,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促进学生动态发展。”关键是教育者要有正确而全面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识。学生确确实实“做”了、亲历了、感受了、体验了,他们就有收获,哪怕看起来并没有解决什么具体问题,甚至也没有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常常并不是完全要求显性的,立竿见影的,而可能是潜在的,不知不觉的,可能要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某种特定的情境下才显示出它的作用和影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哪怕有时候得到的是困惑,是迷茫,但这未必不是收获;有什么能比引起人思考、反思对促进人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呢 ?
综合实践活动规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开设来。有的学校在这方面有过尝试、探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于是实施起这类课程来比较得心应手。而有些学校,还真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