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的预防和控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和控制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iomyelitis汇报人:李大鹏疾病概念流行病学0201EpidemiologyConcept of Disease 目录0304免疫预防总结控制检测CONTENTSMonitored Control ImmunoprophylaxisSummarize05疾病概念PARTONE脊髓灰质炎概念疾病性质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因本病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患病后大多肢体残留麻痹,故俗称为小儿麻痹症;发生麻痹症的儿童多数留下跛行,终身致残。病灶部位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前角细胞的运动神经元损害后果部分病人留有永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是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脊髓灰质炎病毒特性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耐受潮湿和寒冷低温下(-70℃)活力可保存8年在4℃冰箱可保存数周;在水、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等敏感,可将其杀死不耐热,加热56℃30min可使之灭活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死流行病学PARTTWO流行病学传染源人是唯一贮存宿主患者及其带毒者为传染源。脊灰潜伏期3~35天,一般为1~2周。患者自潜伏期末至整个病程中都有传染性。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及无麻痹患者因不易发现,在传播脊灰时起主要作用。脊灰通常呈隐性感染,1个显性病例周围可有100--1000个隐性感染者。咽喉部:发病前3-5天到出现症状后1周内可从43-83%的患者咽喉部分离出病毒。粪便:发病前1周到发病后1-2周排毒率69.8-100%,至4周时仍有30%左右患者排毒,个别患者可达4个月以上。流行病学传播途径易感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发病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普遍易感,人感染后能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感染后抗体持续至少40年。胎传抗体出生后3~4个月降至最低。我国1~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流行病学流行强度使用疫苗前呈自然流行状态,几乎全世界各国都有该病发生;自脊灰疫苗问世以后,各国普遍开展人群预防接种,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1988年WHO提出消灭脊灰的目标以后,1994年8月,美洲区正式宣布该地区已实现了消灭脊灰的目标。2000年10月,我国所在的西太区成为WHO第二个无脊灰地区。随后欧洲区相继成为全球第三个无脊灰地区。2012年全球报告病例主要发生在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3个国家。流行病学地区分布季节分布性别和年龄分布根据国内外报告,脊灰发病男女之比约为1.5:1,这种差异并非生理上的不同所造成,具体原因尚不明了。发病年龄,一般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本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脊灰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流行高峰在5~10月。我国以7~9月份发病最多。免疫预防PARTTHREE脊髓灰质炎的预防维持高水平免疫覆盖率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措施主动免疫:脊灰糖丸减毒活疫苗(OPV)、灰灭活疫苗(IPV)有禁忌症的不能服活疫苗,可用灭活疫苗。(肛周脓肿、早产儿、低体重儿、营养不良、易感染儿)。被动免疫:对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按0.3-0.5ml/kg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避免发病或减轻症状。免疫程序01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基础免疫为2月龄、3月龄、4月龄婴儿各接种1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8天,4岁时进行1次加强免疫。02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自出生2月龄起,连续接种3次,每次间隔1~2个月,加强免疫应在第3次接种后1年进行。脊灰活疫苗( OPV )优点:服用方便,价格便宜,还因为作为一种弱毒株,它可以通过接种者的粪便进行自然传播,但是又不会引起具有明显症状的疾病,而感染者则因此具有了对严重脊灰病毒的免疫力,这相当于让成千上万的人多次进行自然免疫。缺点:从口服减毒活疫苗变异的脊灰病毒(疫苗衍生病毒 )感染,正日渐成为脊灰新发病例的主要来源。脊灰灭活疫苗(IPV)优点:接种安全,不会发生疫苗相关病例,也不会造成外环境中疫苗衍生毒株的污染而危及正常人群;缺点:成本高,必须进行注射,肠道免疫不足。 灭活疫苗目前诱导的肠道免疫性不如减毒活疫苗充分,而且生产灭活疫苗需要使用毒性较强的野毒株,这样就使得实验室病毒外泄可能成为脊灰病毒死灰复燃的主要来源。肠道免疫不足,也会导致灭活疫苗在发展中国家应用的效果略打折扣,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卫生条件差,消化道传染是脊灰疫苗传播的主要途径。控制监测PARTFOUR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 病例定义: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 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