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例题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木叶例题重点

菊花台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演唱:周杰伦 你 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夜 太漫长 凝结成了光 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的绝望   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 ——葛晓音 请快速浏览文章第1、2段,说说文中引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现象? 重点研读第4-6自然段,从中找出”树,叶,木,落叶,木叶,落木”的特质 “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为何不把”树”换成”木”呢? 明确:“树”给人繁密.层层浓阴的联想,与后一句的”绿叶发华滋”,嫩绿的树叶中开出了繁密的花朵的意境很相宜;若换成”木”,带来的则是干燥.疏朗的意象,与后句繁密的绿叶与鲜花相矛盾.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把”落木”换成”落叶”效果如何? 明确:不宜更换.”落木”是一种寒冷萧条,干黄空阔的深秋意境,给人一种苍茫孤独飘零之感,切合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换成”落叶”则比不上用“落木”的效果。 筛选信息: 4—6段,阐释了“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 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二.“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第一组:“月”意象 05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暗示义 第二组:“流水”意象 06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案: 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暗示义 第三组:“杜鹃”意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4年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6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案: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流水不返。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剪切不断、延绵不绝。以此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流水 :(子规、布谷)——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哀怨、思归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可堪孤馆闲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