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万之京 高二语文 苏教版 仲丽娟.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送魏万之京 高二语文 苏教版 仲丽娟

作者简介 ??? 李颀(?-753)? 唐朝诗人,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立志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魏万比李颀晚一辈,从此诗看,两人象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文题 背景 说说颔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鸿雁”“云山”有何象征意义?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 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云遮雾绕的重重山岭,象征着和故里、亲人的重重阻隔。 “捣衣”和“砧声” 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 如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叙的笔法,突出离别,极为得势。 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写“鸿雁”、“云山”这些从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即由事见景,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 * * * * * 送魏万之京 —李颀 高二语文 魏万后改名魏颢,肃宗上元初登第,曾把李白诗文编成《李翰林集》并作序。本诗作者李颀是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年龄比魏万大许多。从诗中可以看出,他俩关系很好,交情甚笃,既是挚友,又是长晚辈。魏万此去长安是为了求取功名。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 今天清晨,就聽到遊子你唱起離別曲。 送魏萬之京 骊歌 骊驹在门, 仆夫具存。 骊驹在路, 仆夫整驾。 【骊歌】告别之歌。逸诗有《骊驹》篇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客人临去歌《骊驹》,后人因而将告别之歌称“骊歌”。 李頎 昨夜微霜初渡河 昨天夜裡,降了一層薄霜,你渡河而来。 送魏萬之京 李頎 鴻雁不堪愁裡聽 送魏萬之京 鴻雁的哀鳴,本已令人心傷,在離別愁緒中聽來,更是令人難以忍受。 李頎 雲山況是客中過 送魏萬之京 何況那淒涼黯淡的雲山,是你客旅途中必經之地呢! 李頎 关城树色催寒近 送魏萬之京 关城的树色,已透露出寒冬接近的訊息。 李頎 御苑砧聲向晚多 送魏萬之京 而傍晚時分,京城裡的搗衣聲也愈來愈多了。 李頎 莫見長安行樂处 送魏萬之京 但願你到達長安後,別把長安當成行樂的地方。 李頎 空令歲月易蹉跎。 送魏萬之京 而任由光陰虚度過去。 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 .(倒叙) “渡”字的理解? 说一说 渡 魏万乘着微霜渡河而来 昨夜微霜渡河而来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诗歌首联写了什么内容?写法上有何特点?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群燕辞归雁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