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 4.1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V.ppt

选修4 4.1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V.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4 4.1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V

名称 起因 经过 结果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第一次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刺杀宋教仁 袁世凯复辟帝制 “善后借款”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3年,孙中山发动“兴师讨袁”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 孙中山于1917年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 1920年底,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1922年北伐 袁世凯镇压,失败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但中国危局依旧 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因陈炯明发动叛乱而失败 4、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袁世凯称帝(1916年元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辛亥革命起我们为了推翻清政府而迁就袁世凯,后来为了反对北洋军阀而利用西南军阀,再后来为了抵制西南军阀而培植陈炯明,最后陈炯明叛变了。这样看来,以前的一套革命老办法非改变不可,我们要从头做起。 ——吴玉章(同盟会会员)   材料二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二次革命失败后,1914年同盟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护法运动失败后,1919年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大都失败的原因。这些斗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主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 政党: 纲领: 军队: 群众: 革命党组织涣散,缺乏凝聚力 三民主义有重大缺陷 利用军阀打军阀,没有自己武装 脱离工农,缺乏群众基础 客观: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力量强大 根源: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说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走到尽头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大都失败的原因? 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1、原因: 3、内容: 1)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旧三民 主义为指导)寻求新道路 2)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鼓舞与启发; 3)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2、提出: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 三 大 政 策 贯彻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革命纲领、 奋斗目标 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手段、方法、途径 推动国民 革命发展 核心 一、三民主义 二、新三民主义               ⒈背景   ⒉提出:   ⒊内容           ⑴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       进步性  的转变           ⑵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⒋评价      是基本一致的,成为国共两党合作            的政治基础,推动国民大革命发展       局限性 反帝反封建、民主共和 必修Ⅲ专题四学习内容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最低纲领:实现人民权力      八小时工作制      彻底的土地纲领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区别 中共 新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本质区别: 一、三民主义 二、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多次失败和奋起抗争的经历        ⒈背景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⒉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广州)   ⒊内容           ⑴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       进步性  的转变           ⑵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⒋评价      是基本一致的,成为国共两党合作            的政治基础,推动国民大革命发展       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           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四、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早年:对帝国主义心存幻想(如旧三民主义中就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布《告各友邦书》中承认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签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