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插装阀课件
插装阀 插装单元 插装阀的工作原理 由滑阀式控制阀控制锥阀的控制油路操纵其插装单元的通断关系来实现对主油路的控制。 按控制方式分类 方向控制插装阀 压力控制插装阀 流量控制插装阀 按安装方式分类 盖板式插装阀 螺纹式插装阀 压力控制插装阀 盖板式插装阀的安装注意事项 盖板式插装阀的安装注意事项 二、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安装插装组件时注意不要漏装弹簧,密封圈和挡圈不要在装配的过程中被切坏。 2)安装控制盖板时一定要注意对齐油口或定位销的位置,固定螺钉必须采用高强度螺钉。 3)如遇到插装组件的弹簧特别硬时,应先用长螺钉安装控制盖扳,等压到合适的位置时再换用短螺钉安装。 螺纹式插装阀安装注意事项 1)安装螺纹插装阀应注意密封圈和挡圈不要在装配的过程中被切坏。 2)由于螺纹插装阀组所装的螺纹插装阀较为密集,应该按一个方向依序进行安装。 3)在安装电磁阀时,如安装空间不够,应先将电磁铁卸下,待阀体安装完再把电磁铁装上。 插装阀常见故障分析 6)盖板上的液阻匹配不合适; 7)阀套与通道块体间密封圈老化失效; 8)主阀芯与阀套制造精度差、阀套嵌入通道块体时其内孔变形、阀芯外圆柱面拉伤、油液污染等原因使主阀芯卡住在开启状态位置。 ★主阀芯不能开启 主要原因: 1)控制油腔内的控制压力过高; 2)弹簧力过大; 3)油路口A或油路口B内油液压力不正常; 4)阀套的小锥面磨损,造成进出油口有效作用面积分配变化,使开启压力降低; 5)先导阀故障或盖板有异常; 6)主阀芯与阀套制造精度差、阀套嵌入通道块体时其内孔变形、阀芯外圆柱面拉伤、油液污染等原因使主阀芯卡住在关闭状态位置。 ★不能实现系统保压要求 其主要原因是泄漏: 1)从高压腔引出的控制油经先导电磁阀的阀芯配合间隙泄漏到油箱,或经主阀芯圆柱导向面的间隙泄漏到低压腔; 2)阀芯与阀套的配合锥面不密合; 3)阀套外圆柱面上的密封圈失效; 4)通道块体内部铸造质量不好(如气孔、裂纹、疏松等); 5)通道块连接面间密封不良。 ★插装阀的“开”、“关”速度过快或过慢 插装阀开启速度过快会造成冲击、振动; 过慢会造成动作迟滞、各元件动作不协调。 液压技术基础 培训班编号: 培训员: * 插装阀 1—先导控制阀; 2—控制盖板; 3—逻辑单元(主阀) 4—阀块体 插装阀又称逻辑阀,是以锥体二通插装式阀芯为基本单元,以芯子插入式为基本连接形式,配以相应的盖板和不同的先导阀来满足各种动作要求的阀类。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先导阀 控制盖板 主阀芯 阀块体 阀体 插装阀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插装阀是以插装单元(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为主阀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不同的先导控制阀和适当的控制盖板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控制功能的复合阀(可以实现压力控制,也可以是流量控制、方向控制或复合控制)。 插装单元 先导控制阀 控制盖板 插装阀 压力控制 流量控制 方向控制 复合控制 插装单元为插装式结构,它插装于阀块体中,用来控制主油路的液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它由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件等组成。 图中A和B为主油路仅有的两个工作油口,K为控制油口(与先导阀相接)。 当K口回油时,阀芯开启,A与B相通;当K口进油时,A与B之间关闭。 几种插装阀的控制方法 1)K口接控制油,A到B;B到A均不通。 B K A 相当于断路 2) K口接通A口,A到B不通; B到A通 B K A 相当于单向阀 3) K口接通B口,A到B通;B到A不通。 B K A 相当于单向阀 4) K口接油箱,A到B;B到A均通。 B K A 相当于通路 方向控制插装阀 插装阀用作方向控制阀. (a)单向阀 (b)二位二通阀 (c)二位三通阀 (d)二位四通阀 插装阀用作方向控制阀.. 插装阀用作压力控制阀 (a)溢流阀 (b)电磁溢流阀 流量控制插装阀 插装阀用作流量控制阀(节流阀) 一、安装前应进行的工作: 1)检查插孔的尺寸,如内径、各台阶的深度、倾角等。 2)检查插孔的粗糙度,必须清除倒角处和交口处的棱角或毛刺,以免损伤插装组件的密封圈。 3)用专用的检具检查插孔的同心度。 4)检查各元件的型号及各密封圈,必要时进行拆洗、更换并进行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