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172窟壁画描绘的极乐净土及其效用.docVIP

莫高窟172窟壁画描绘的极乐净土及其效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高窟172窟壁画描绘的极乐净土及其效用   【摘 要】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享誉世界的文化瑰宝,历来受到各方人士的关注与研究。其中敦煌壁画更是整个敦煌宝库中的最耀眼的明珠。敦煌壁画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佛教故事与世俗图景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了敦煌172号石窟中的壁画,试图尝试以全新的视角进行研究,发掘壁画背后所隐藏的信息以及所带来的效用。希望以小见大,对整座敦煌宝库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172窟 极乐净土 效用   一、瑰丽的极乐净土   敦煌莫高窟经过千年陆续的营建开凿了七百余个洞窟,无数的信徒与画工在戈壁和沙漠间的石窟里绘制壁画。正是这些无名的信徒与画工们的辛勤劳作,才造就了敦煌壁画这一世界文化瑰宝。在敦煌众多的精美壁画中,172窟的南北两壁的壁画被认为是巅峰之作。   172窟开凿于公元8世纪,正值唐代最鼎盛的时期,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石窟中央佛像的左右两壁绘着极乐净土的壁画。极乐世界(梵文ukhāvatī)译为须摩提,又称“西方极乐世界”“安乐世界”“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净土”,是佛教中阿弥陀佛成佛时依因地修行所发四十八大愿所感之庄严、清净佛国净土。《佛说阿弥陀经》载明彼佛土以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1],是佛教徒修行所向往的世界。   南壁的壁画是《观无量寿经变图》,描绘的是阿弥陀佛居住的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经变”即变相,指据佛经故事所作的绘画?p雕刻或说唱文学,用以宣传教义。“无量寿”即为“阿弥陀佛”。这幅壁画气势恢弘,画面的正中央的阿弥陀佛安详端坐,四周包围着众多的菩萨与天王。他们的身后是雄伟壮观的亭台楼阁,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以及里外错间。楼台的四周是飞翔的乐器与飞天,描绘十分精细,甚至可以看清琵琶上的五根弦与竖笛上的小孔。佛陀与菩萨前方的广阔平台上伎乐天在翩翩起舞,两旁是两排各四人的伎乐在演奏净土的音乐。   前后左右的重层建筑,鳞次栉比。这种构图是前所未有的。《观无量寿经变图》在敦煌壁画中出现过多次,如220窟中与150窟中。但是这两窟均是采取了平铺式的构图,人物均衡地出现在壁画的画面上。这种纵深式的构图一方面反映了画工高度的想象力,另一方面?c经书中的描绘也相吻合。《佛说阿弥陀佛经》云:“彼极乐国土中,有七重栏?J、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又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颇梨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车磲、赤珠、马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彼国又有阿弥陀佛所幻化之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令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2]佛经中的奇幻世界在画工的笔下变成了现实。这种绘画新技法古人称为“三远”。由下往上处理为“仰视”,表现净土深邃之感的为“平视”,将近景画成俯视的画法则为“俯瞰”。将“仰视”“平视”“俯瞰”三种视角集合在一个画面中的这种创举叫作“三远”。这种独特的技法领先西方的空间画法多年,是一件很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经变图的两侧是“十六观”,表现的是观享极乐净土的十六种方法。核心的理念便是心中冥想以观极乐世界。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壁画的整体。   与南壁相对的北壁也绘制一幅《观无量佛经变图》,中央描绘的是阿弥陀佛与众菩萨,前方为伎乐天与奏乐的伎乐。与南壁不同的是,这幅壁画的线条十分粗犷,力度感更强。   北壁的雄浑与南壁的纤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推断分别出自两位画工之手。北壁的乐队前绘了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迦陵频伽”[3],正在吹奏横笛。前方一只双头的“共命鸟”在翩翩起舞,寓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强调要和谐共存、放弃纷争的宗教思想。   南北二壁的经变图使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同一题材,各有特点又相得益彰。展现了古代画工高超的绘画技艺与出色艺术修养,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与对佛教经典的熟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二、教化与束缚   莫高窟的壁画是杰出的艺术瑰宝这点毋庸置疑,无数的画工与信徒穷其技艺为人们展现的极乐净土,除了对于信仰的坚持外是否还有更为深层次的效用?笔者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佛教的宗旨为“万法皆空”,认为一切的事物本质上是虚无。佛教修炼要达到的就是跳出轮回,永登极乐。在佛家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只会迷乱人们的心灵,要舍弃一切放空自己。这里就存在一个疑问,既然世间一切都是虚无的,又为何要经年累月修建石窟,大量描绘佛教的故事与寓言?并且描绘的壁画色彩绚丽,令人目不暇接。这与佛教“清修”的理念是矛盾的。事实上这里牵扯到了石窟乃至宗教的效用问题。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