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市崩塌区危岩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研究区地质灾害频发,对该区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本文通过现场详细的勘查并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对该区崩塌区危岩的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经研究后发现该区在多种因素如构造作用,在风化作用、根劈作用和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裸露的危?r个体有继续发展为欠稳定和不稳定的趋势,将严重影响下方村民和房屋财产安全。通过详细的勘查和分析,为之后的进一步防治工程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the study area, which pose a great threat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around the area. In this paper, through on-site detailed exploration and combined with research by related scholars, it makes a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 the collapse area. The study showed that in this area, under a 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tectonics, the weathering, root wedging and seismic force, bare rock has continued to develop in the stable and unstable trend, which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villagers and houses property safety. Through detailed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it provides a reliable geological basis for furth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ject, and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关键词: 崩塌区;危岩;形成机制;发展趋势
Key words: collapse area;dangerous rock;formation mechanism;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P6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166-03
0 引言
研究区所在地是云南省地质灾害最发育的县(市)之一,该区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55处,其中滑坡102个、泥石流沟26条、崩塌12个、不稳定斜坡14处、地面塌陷1处,且 85%以上灾点处于不稳定状态,区内目前尚有1602户17411人不同程度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与危害,威胁资产达28674万元。区内的奉科镇、宝山乡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已被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宝山乡果乐二组崩塌、宝山乡长丰三社崩塌和奉科镇柳青村联合一组危岩就位于重点防治区内。
为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步伐,科学有效地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该区内宝山乡果乐二组、宝山乡长丰三社、奉科镇联合一组共三处崩塌隐患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为下一步治理工程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衔接地段,兼具横断山峡谷和滇西高原两单元的地貌特征,有山地、盆地(坝子)、河谷三类[1]。区内地层发育较完整,从元古界石鼓岩群(Pt1s)至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以上古生界泥盆、石炭、二叠系和中生界三叠系分布较为广泛,前者主要分布于县区中部,岩性以海相中~基性火山岩与碳酸盐岩、硅质岩、碎屑岩为主,局部地区上二叠系夹薄煤层;后者主要分布于县区南部,以砂岩、泥页岩、灰岩为主。县区北部,上述两套地层混杂出露。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以冰水堆积、冲洪积、残坡积和重力堆积为主,主要分布在坝区、河谷和低缓斜坡上。
从地质构造中来看,研究区处于藏滇地槽与扬子准地台的结合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构造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为主,次为南北向。玉龙雪山以东为扬子准地台的盐源、丽江台缘凹陷;玉龙雪山及以西为属雅江地槽的中甸褶皱带。由于其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衔接地段,并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季,加之本区自第四纪以来地壳强烈抬升,以金沙江、澜沧江为主流的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