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餐菊书写与服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渊明的餐菊书写与服食   摘 要: 魏晋时期服食成风,餐花尤其是餐菊作为一种养生术受到世人追捧。对于餐菊行为的书写也多和延年益寿的希冀和飞升成仙的渴望联系在一起。陶渊明的餐菊行为虽然也属于服食,但他的餐菊书写却超越了功利性,显得自然隽永,可谓这一时期的一股清流。他隐居田园的特殊身份还为菊花注入的隐逸人格,丰富了后代餐菊书写的意蕴内涵。   关键词: 陶渊明 菊花 服食 隐逸   “自有渊明始有菊”、“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菊花与陶渊明就是密不可分的。其实,陶渊明对菊花的偏好很可能与菊花的可食性有关。在他五篇提及菊花的作品中,有两篇是直接提到了食用菊花。另外作者还有“采菊东篱下”的行为。试想如果仅仅是为了欣赏菊花的佳色美姿,如陶公这般深得自然之趣的人定不会非要攀折花枝,破坏花朵的自然状态。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作者的目的是食用菊花,所以才一定要采摘花朵。   一、陶渊明的餐菊与服食   陶渊明爱菊花不仅仅是因为菊花可以吃,更因为菊花有能够使食用者长生久视的功用。尽管我们不愿意将旷达超远的陶渊明与“汲汲于生死”的服食之人联系起来,但在陶渊明的作品中,菊花、服食与长生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首先来看作者在《九日闲居》中对于餐菊的书写: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垒,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诗歌写陶渊明在重阳节有菊无酒,空服菊花的一段经历。序中“重九之名”即指九月九日重阳节。曹丕说:“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人自称“爱重九之名”,理由应该也和重九“宜于长久”有关。开篇,陶渊明就有感慨“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样的烦恼人人都有,诗人也不例外。因此诗人也未能免俗,想要同世人一起在重阳饮菊酒,希望以此来忘却忧愁、延年益寿。在他心中“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然而诗人身居蓬庐,生活穷困,虽然院中菊花开的正盛,乘酒的爵?却布满了灰尘。无酒可饮,空服菊花,重阳佳节就这样白白过去,诗人的心情颇不平静,生出了“何如蓬庐士,空视时运倾”的慨叹。诗人喜爱重阳之名、想要在节日饮菊酒,认定酒能忘忧、菊花延年,因无法在重阳饮菊酒而不平,诗歌中这些内容无不显示出陶渊明的餐菊行为是一种以食花求寿考长年的服食行为。   另一首餐菊诗歌《饮酒?其七》对服食菊花表述的则更为含蓄:   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诗歌未明确交代饮酒时间,结合诗序中“闲居寡欢……偶有名酒,无夕不饮”的描述,可以发现诗人饮用菊酒并不限于重阳一天,平常他也有以菊泛酒的行为。也就是说饮菊酒对于陶渊明来说不仅仅是节日习俗,更有可能是一种日常习惯。另外,诗人特意表明他采摘的菊花是带着露水的,采菊的时间是清晨,而饮酒时诗人所见的日入鸟归显然又是傍晚的景象。虽然不能排除陶公酒量好,能从清晨喝到傍晚的情况。但更为合理的解释应当是诗人特意早起收集带着露水的菊英,以供泡酒。这样来看,诗人拾掇菊瓣泛酒就不是简单的兴之所至,而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山海经》载“甘露是饮,不寿者八百岁。”《本草纲目》也将甘露称为“神灵之精,仁瑞之泽。”甘露有助养生,菊花又有延寿之功,带着露水的菊花养生延年的效果应当是加倍的,难怪诗人要特意早起“?`露掇其英”了。上述分析是从诗文中推断出来的,而陶渊明对饮用菊酒的直接表述是“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酒能忘忧已有公论,曹操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陶渊明又是如何将菊酒与遗世之情联系起来呢?事实上,在魏晋人心中服食菊花除了能够延缓衰老、延长寿命,还有通神致仙之用。《尔雅图赞?释草?菊》中就写“菊名日精,布华玄月。仙客薄采,何忧华发。”傅玄、钟会等人在赋菊时也强调了菊花“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的作用。黄文焕在《陶诗析义》中说:“遗世之情,我原自远,对酒对菊,又加远一倍矣。”陶渊明本就有避世隐逸的倾向,饮用能够通神的菊酒与仙人遗情远世的境界更近了一步。在菊酒中,诗人如同神仙中人一般摆脱了世俗的烦扰,忘却了尘嚣的杂念。   其实除了这两处明写餐菊,陶作中的菊意象都与服食、寿考有所关联。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贯被看做是和平静穆的典范。王瑶就说这句诗“本来不过是说采菊服食、希求长寿的意思,并没有甚么超然静穆的境界。”[1]他将陶渊明所见的南山与诗经中“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联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