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古诗文校本课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六年级古诗文校本课程

1、枫桥夜泊 张 继 教学目标: 背诵。 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yuè luò wū tí shuāng mǎn tiān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 jiāng fēng yú huǒ duì chóu mián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 gū sū chéng wài hán shān sì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 yè bàn zhōng shēng dào kè chuán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张继(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不假雕琢。《枫桥夜泊》是广为流传的名作。 注词释义   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部的一座桥。   愁眠:怀着旅愁,似睡非睡。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今苏州西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因唐初著名诗僧寒山曾住这里而得名。   夜半钟声:唐代寺院的半夜打钟声音。 古诗今译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名句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际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三、背诵 2、渔歌子 张志和 教学目标: 背诵。 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xī sà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 , 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桃 花 流 水 鳜 鱼 肥 。 qīng ruò lì   lǜ suō yī   青 箬 笠 , 绿 蓑 衣 , xié fēng xì yǔ bù xū guī   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 。 二、读中感悟 作者背景   张志和(约730-约810),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注词释义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古诗今译   西塞山前群群白鹭高飞,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在斜细雨中流连不归。 名句赏析——“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细雨之中,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这风、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难怪他要流连忘返了。“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自己。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 三、背诵 3、寒 食 韩 翃 教学目标: 背诵。 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chūn chéng wú chù bù fēi huā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 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é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 rì mò hàn gōng chuán là zhú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 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