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赤柱市政大厦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赤柱市政大厦解读

香港赤柱市政大厦解读 香港赤柱市政大厦解读2010-10-20 10:23平和的表达--香港赤柱市政大厦解读 mild-mannered:Analyzing Stanley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 摘要赤柱市政大厦获香港2006年度建筑设计最高奖。文中作者结合切身的体验,对该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空间、形体、细部构造等方面进行解读,剖析了建筑师在关注城市肌理,诠释传统庭院精神,表现细腻、亲和的空间细节诸方面的思想和手法。 空间形体细部关系 2006年末造访香港赤柱,从巴士总站出来即被对面刚落成的市政大厦所吸引,四个月之后又获悉:赤柱市政大厦在87件参评作品中力拔头筹,获香港2006年度建筑设计最高奖--香港建筑师学会全年大奖,主持建筑师为香港建筑署温灼均。对这项本土设计师的作品,香港媒体和市民的反映也是好评有加。如今搜寻记忆中的建筑印象,浮现出的是--平和。在被美誉为动感之都的香港,在维多利亚港争奇斗艳的建筑图景背后,政府出资兴建的市政大厦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出现,它的出场显得具有批判性。赤柱市政大厦正是以一种平和的表达方式嵌入了城市,构筑了本身,并获得了意义。 赤柱市政大厦位于赤柱市场道与赤柱新街的交界处,场地地势陡峭,基地内原有一个公厕、足球游戏场和少量商铺。建筑用地面积约2800m2,用地局促。建筑内设两组功能设施:一是康乐及文化设施,包括室内运动场、乒乓球室、儿童游乐室、图书馆、跳舞室、多用途活动室及文政办公室和会议室等,这些设施均围绕庭院而建,庭院入口面临赤柱新街及巴士总站;另一组功能设施是临赤柱市场道的社区中心。建筑耗资一亿七千万港元,历时两年建成。(图1)建筑师温灼均有剑桥大学建筑学硕士背景,1998年即开始参与赤柱的城市更新,除已建成的市政大厦外,正在进行的还有大厦附近区域的卜公码头重建、联系内街与海滨的酒吧街和赤柱集市改造项目。作为建筑署的中坚,他主持设计的粉岭联和墟公园、大角咀市政大厦等工程也屡获殊荣。 二嵌入城市 1.定位香港,这个高度发达的商业大都市中,鳞次栉比的建筑快速地变幻着城市的轮廓线,也不短搅动着城市空间。相比而言,赤柱则是块难得的休闲、宁静的滨海地段,这里没有夺人眼目的巨型构筑,没有剑拔弩张的冲突,依山而建的多层建筑以几何体的方式跌落组合,色彩温和,这恰恰是香港岛稀有的城市意味。即便如此,赤柱市政大厦仍然面对着尴尬的左邻右舍:陈旧平庸的多层楼房、混乱的集市和繁忙的巴士总站,除了街道路径,几乎找不到更多清晰的城市肌理。加上基地用地局促、地势陡峻,如何实现建造形式的表达和与响应城市连续性的二元平衡,新建筑面临着城市定位的困惑。 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视这种困惑为当代建筑最困难的问题,他在赞同这种平衡的同时,又忧虑地提到,仍然不能肯定为什么必须达到这种平衡,尤其是在一种对形式错位处理就像任何公认的古典主义一样正当的时候。这种形式错位处理的代表之一哈迪德(Zaha Hadid)以其香港之峰俱乐部的无重力创意跻身世界建筑舞台,而今哈氏又将双砾石概念抛到了广州,在被问及与城市关系的时候,她以不与垃圾对话的理由表示拒绝关注城市的连续性。这样的内向式设计游戏正在世界各地上演,而城市的破碎与失忆也被加速。 赤柱市政大厦显然没有走向形式错位的极端,设计师总结了赤柱作为香港旅游点的三个特色:地中海色彩的小镇风貌、具有东方色彩的拥挤集市和诱人的海滨,进而提出希望营造自然简洁的感觉,带出赤柱的乡村风味。①事实上在项目筹划的初期,政府内部对这种定位还存有反对的声音,但设计师坚持并完善了建筑创新与城市连续的平衡,以乡村味的平和姿态将建筑嵌入城市。 2.形象公共建筑在为市民提供服务空间的同时,也突显地扮演着城市形象的角色。在反复分析城市需求和场地特征后,赤柱市政大厦摒弃了原计划的商铺、餐饮设施,围绕康乐、文化设施和社区中心两组功能采用叠合的设计方式,化整为零组织了建筑的形体,从而消解除大体量对城市空间的视觉胁迫。由于地处道路交叉口,建筑东、南立面成为传达建筑形象的主体,建筑师对这两个立面给予了不同的形象处理。 建筑东面越过北高南低的赤柱新街与巴士总站连接,是进入赤柱海滨的第一视点。建筑师小心地保留了临街的两株老树,在其间开辟东入口,利用台阶将人的视线引入静谧的庭院,建筑自东向西递高,空间和形体的退让对城市做出谦让,也传达出作为旅游区地标的人情味。记载着历史的两株大树分别构成进入庭院入口和公厕的无障碍通道标识,天开人作,相得益彰。公厕沿街设置既对场地记忆表示了尊重,也方便了市民及游客。老树的浓荫、精巧的空间设计体现出设计的匠心,如厕的人在这里不仅仅是身体的放松,而且也能体味到精神的愉悦,城市文明也因建筑而获得。(图2、3 由于用地和功能的限制,建筑南立面一反东立面的退让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