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第四章 农民起义军货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4-第四章 农民起义军货币

第四章 农民起义军货币 教学目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是一起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力量,铸行货币时间短,流通受到限制,起义军本身革命不彻底性、时代局限性。 教学内容:1.农民起义军铸造货币的必然性;2.秦汉至明末农民起义军货币;3.太平天国货币及历史特色。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分配:2学时 第一节 农民起义军铸行货币的必然性 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农民革命军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也是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封建统治、抵御外国侵略、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农民起义军建立政权,发行货币占领流流区域,是符合农民愿望, 是维护统治的社会经济措施,铸行货币有它历史必然性。 一、表明农民起义军的政权的开始 农民起义军付出惨重代价取得胜利后,建立自己的政权,改国号、年号。用新年号(或国号)改铸货币,表明农民起义的独立性,宣告农民政权的新生和权力的开始。如李自成攻入长安后,改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铸行永昌通宝。当然,封建王朝每改一次年号铸造一种新币,标明一代的统治,这对农民政权无不产生深刻影响。 二、割断与封建政权的联系 历代封建王朝,用货币减重、贬值、滥铸来搜刮人民财富,残酷的经济掠夺已使农民无法继续生存。、农民对封建政权早已深恶痛绝,必须发行代表农民利益的货币,以打倒封建王朝的货币,割断与封建政权的经济联系。因而,我国历代农民起义军中规模较大的,早要有条件,他们都取消旧王朝的货币,另铸行自己的货币。 三、维护起义地区经济活动的需要 在封建王朝统治下的农民,在社会动乱中吃尽了苦头,他们取得政权后,渴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老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他们取得政权后,为了维护新政权的形象,发展起义区域的经济,控制货币铸行权,是权力的组成部分,也是为了解决起义区域交易的需要,因此,农民起义军取得政权后,自己发行货币成为立即实施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泰汉至明未家民起义军货币 一、汉唐两宋农民起义军货币 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虽然建立过楚国,但立足未稳,仅六个月就遭到失败,无法铸币。项羽、刘邦八年的楚汉相争,在分裂割据中打了大小一百多次的战争,死伤枕藉,生灵涂炭,无暇顾及铸行货币。西汉末年的赤眉军、绿林军起义,绿林军与刘縯、刘秀为首的南阳豪强集团联合,共推汉宗室刘玄为帝,改元更始,号更始帝。公元23年昆阳大战,打倒了王莽政权。24年更始帝在长安建都,铸过“更始五铢”。这是农民起义帮助下建立的王朝政权,并不是农民起义军的自己政权,把它列为农民起义军货币,似乎有些牵强附会。 唐末(847年)王仙芝首举义旗,次年黄巢继起,南北转战十余年。880年,黄巢率十万农民军攻克长安,建国大齐,改年号金统,可能铸过“大齐通宝”。史界考证五代十国吴国徐知浩受封齐王时所铸。目前断黄巢铸过大齐通宝,根据还不是很足,有待史料和实物的进一步发掘。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二月,王小波、李顺在四川青城起义,提出均贫富口号,农民纷纷响应,义军发展到数十万人。第二年正月攻下成都,建立大蜀国,年号应运,铸行“应运元宝”和“应运通宝”。有大钱,文字古朴,钱身厚重。此钱在四川流通较广,影响较大。 二、元未农民起义军货币 元末,刘福通和韩山童在广平永年县揭开起义序幕,不久占领黄河、淮河、长江之流域,战争打了二十多年,各地起义军纷纷起立自己的政权,铸行自己的货币。 龙凤通宝。1355年铸。径3.3cm,孔径0.9cm。刘福通的红巾军是元末起义的主力。1355年,拥立韩林儿为帝,又号小明王,建都毫州(今安徽),国号宋,建元龙凤,铸行龙凤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等式,光背,流通于淮泗一带。小平小样1200元,大样2000元;折二3000元;折三小样800元,大样3500元。 天祐通宝。1353年张士诚铸。张士诚据江淮及浙西等地,建国大周,自号诚王,建元天祐,毁佛象铸行“天祐通宝”,仿至正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四等,钱背有一、贰、叁、伍等字,均篆书,而文楷书,汉通于江浙一带。四等货币价依次为1200,3000,700,600元。 天启通宝。徐寿辉天启元年(1318年)铸。有小平,折二,折三者等,铜质,仿龙凤钱。铸量少,一般定价2000—8000元。篆文厚肉型存世2枚,定价35000元。 天定通宝。徐寿辉天定年间(1359—1360年)铸。有小平、折二:折三铜钱。小平、折二市价250元,折三厚肉400元。 大义通宝。陈友谅大义年间(1360年)铸。有小平、折二、折三铜钱,比较粗糙。流通于长江中游。市价350元左右。 龙凤通宝。田九成龙凤元年(1397年)铸于四川。自号汉明皇帝,仿洪武钱制。钱背有“永”和一新月纹。 天统通宝,天统元宝。传世各一品,分别为楷书和篆书,铜色熟旧,传为四川明玉珍大夏政权所铸。真伪待考。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