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棱镜制作移位
三棱镜制作移位
棱镜处方的优化设计
来源: 钱群群
日期: 2011-06-20 浏览次数:294
文:潘学龙
对于双眼视功能,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眼科未开展相关检测和评估,眼镜店从业人员多注重屈光方面的检测,停留在视力的矫正和提高上。
双眼视功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保持双眼调节及眼球运动同时协作的功能,另一是大脑中枢性双眼融合功能。特别是前者协作不一定非常精确与和谐,而后者对调节、集合协动不良的状况努力克服,(但努力克服存在视疲劳)。在克服的限度内可能不表现症状,也可能有轻度不适。随着协作功能异常的加重,视疲劳的症状逐渐凸现出来。诸如视觉模糊,不能持久阅读书写,复视现象出现频繁,电脑操作不能持久。头痛、眼痛、眼胀,注意力无法集中,重症者有失眠、倦怠、心烦意乱表现。双眼视觉不健康,容易为人们忽视。综合仪验光和视标投影仪的普及,为双眼视功能检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综合验光仪辅助镜片、附加
镜片配合视标投影仪使用,可以完成双眼视功能的全部检测项目。至于棱镜的设计:
屈光度较高,首选采用移动光心,按棱镜效应公式P△=F×D,计算D值。若镜片的直径不够移心要求,则应订做偏心镜片。已设计光心移位的,在配镜处方上只需标明瞳孔距和应做光心距,注明已作移心处理,不要再填写棱镜栏。若在棱镜栏填写棱镜度及底向,指球、柱镜外,另定制添加棱镜,添加的棱镜量原则上应平均地分配在左右眼,从美观的角度亦显得较为好看。
一如:某一小学生R:-2.00DS()-1.00DC×90°;L:-7.00DS()-2.50DC×90°,PD=56mm。每只眼矫正视力都可以达到1.0,但戴镜不适,无法接受,在南方多家著名的三甲医院专家教授处诊治,都认为屈光参差导致不适症状,采用一眼放弃矫正。后经检测:水平外隐斜2△,左上隐斜8△,垂直方向隐斜量较大需要进行矫正,根据经验,垂直方向隐斜使用隐斜量的1/2~2/3作为应加棱镜量4△到6△左右,分摊在双眼,即:
R:-2.00DS()-1.00DC×90°()2△(BU)
L:-7.00DS()-2.50DC×90°()2△(BD),PD=56mm
结合原戴镜度,考虑用移心获得棱镜效应,实际光心左??向上,右片向下,按公式计算:P△=F?d(即著名的普林蒂斯公式),移心关系式:P=dF,d=P/F。其中P是棱镜度(Δ),d是光心移动量(CM ),F是镜片后顶镜度(D)。光心移动的方向与计算后正负号有关。正号:光心移动与底向同方向;负号:光心移动与底方向相反。
RE:d=P△/F=2/2=1cm=10mm P=1×2=2△BU
LE:d=P△/F=2/7=0.285cm=2.85mm P=0.285×7=2△BD,PD=56mm
左片光心上移10mm,右片光心下移2.85mm的棱镜效应,患者原不适感消失对新镜非常满意。况且双眼都能很好矫正对小学生很重要,放弃一只眼矫正随着年龄上升将永远失去矫正的机会。
二如:某近视眼R:-5.00DS()-1.00DC×90°,L:-6.00DS()-1.00DC×60°,PD=60mm,长期戴镜不适,经常出现复视和视疲劳,60mm距离戴镜后作视功能检查,结果如下,5米外隐斜8△,集合储备能力+10△~-5△,根据Sheard法则10<8×2,需要棱镜矫正隐斜。
应加棱镜度=(8×2-10)÷2=3△BI分摊在双眼,每眼各1.5△。因该患者近视屈光度比较高,可考虑用移心的方法产生棱镜效应;
RE镜片Fh=-5.0+(-1.0)=-6.0(D)
LE镜片Fh=-6.0+(-1.0)Sin260°=-6+(-0.7499)≈-6.75(D)
按公式计算:P△=F?d (即著名的普林蒂斯公式)移心关系式:P=dF,d=P/F。
其中P是棱镜度(Δ),d是光心移动量(CM ),F是镜片后顶镜度(D)。
光心移动的方向与计算后正负号有关。正号:光心移动与底向同方向;负号:光心移动与底方向相反。
RE:d=P△/F=1.5/6=0.25cm=2.5mm P=0.25×6=1.5△BI
LE:d=P△/F=1.5/6.75=0.222cm≈0.222cm=2.22mm P=0.222×6.75=1.49△BI
开具配镜处方,书写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
RE:-5.00DS()-1.00DC×90° 实际瞳距60mm
LE:-6.00DS()-1.00DC×60° 设计光心距为65mm
第二种形式:
RE:-5.00DS()-1.00DC×90°()1.5△(BI)
LE:-6.00DS()-1.00DC×60°()1.5△(BI) PD=60mm
以上病例是盐城工学院一女生,长期戴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